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忧草观察】广东省长为啥要自揭“家底儿”?

(2011-01-23 09:52:31)
标签:

广东省长

黄华华

公车消费

腐败

阳光财政

汪忧草

杂谈

分类: 忧草观察

【忧草观察】广东省长为啥要自揭“家底儿”?

 

文/汪忧草 2011-01-21

 

    日前,在广东省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针对李建浔委员谈到的公共交通问题时,广东省长黄华华表示,目前广东暂不仿效北京限购私家车,但将会加大力度整顿和改革公务用车。黄华华感慨,“现在买得起车,养不起车,汽油贵,公务车也养不起。”他进而提出,公务车带来很多问题,接下来省里要加大整治力度,对公务车进行整顿和改革。(《南方日报》1月21日)

 

    广东是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1/8,全省财政收入占全国1/7,财大气粗的广东省居然还会“养不起公车”吗?

 

    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底,广东全省机动车拥有量1600多万辆,约占全国1/7,其中,以私人名义登记的仅436万辆,其余1200多万辆主要都是公车和私营企业单位车辆。

 

    据国家有关部委统计,每辆公车年消费额平均为8万元~10万元。如果根据这个数据来测算,广东有1200多万辆公车和私营企业单位车辆,每年公车消费至少会有600亿元人民币,占全省财政收入的5%,由此可见公车消费是一个巨大的“黑洞”。这么说来,广东省长黄华华说“养不起公车”,也确实是一句大实话。

 

    公车消费作为“三公”消费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要求对公车进行改革的呼声此伏彼起。时而有报道说,全国公车消费超过了全年教育经费开支;时而又有报道说,公车消费超过了国家军费支出,不难看出,公车消费已经一个攸关国计民生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这几年,各地都在摸索“公车改革”,一是要减少公车数量,二是减少公车私用,三是减少公车开支。广东是全国第一个进行公车改革的省份,于1995年率先建立起公务车定编管理制度,明确了定编范围内单位购车原则,即坚持使用国产汽车,配备标准一般为排气量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小轿车;省市属单位原则上根据编制人数每15至18人配1辆行政业务车辆。而且,广东也是第一个尝试把公车消费预算公开、实现阳光财政的省份,走在全国的前头。

 

    即便如此,广东的公车消费仍然是个严峻的课题,现在广东省长不惜自揭“家底儿”,公开承认,广东“买得起车,养不起车,汽油贵,公务车也养不起”,并提出加大力度整顿和改革公务用车,就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做法,值得充分肯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