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草时评】有一种面子工程叫“五门外语”
(2009-08-04 23:13:43)
标签:
仇和昆明面子工程汪忧草杂谈 |
分类: 忧草时评 |
【忧草时评】有一种面子工程叫“五门外语”
文/汪忧草 2009-08-04
据《广州日报》报道,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近日推广“外语新政”,要求昆明市公务员必须学习5门外语,同时掌握计算机和普通话。这3项水平的高低都将作为公务员升迁与考核的凭据。(8月4日《广州日报》)
报道说,昆明市的公务员们每周一、三、五的晚上都需要花上两个小时,在课堂上接受专业老师教授外语、普通话和计算机知识,需要学习英语、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种语言;按照要求,昆明市50岁以下的在职公职人员,在今年国庆节前,必须掌握5门700句常用外语,包括英语日常用语300句,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四国日常用语各100句,昆明市委、市政府将针对实际学习情况组织测试,并将小语种掌握程度作为干部选拔的一项条件。
仇和要求公务员学外语,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硬性强迫公务员学哪门外语,就不可取,不顾每名公务员的实际情况搞“一刀切”就更成问题。按说,仇和完全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引导、诱导年轻公务员去学习外语,但强人所难就大可不必了。
其次,仇和要求公务员学习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四国语言,是很不科学的做法。也许,对于昆明而言,这四国语言很有实用价值,可以促进昆明的旅游业、商业乃至招商引资,但语言障碍对周边国家商人、游客的影响远没有政府“衙门作风”对他们的影响来得大;更何况昆明完全可以从北京等地招聘到这几种语言的称职译员,根本不需要公务员们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学习那几百句话上。不要忘了,即便这些公务员真的用心学了这几百句话,也难免不因为口音、发音、记忆误差等原因而根本派不上用场,或者成为“洋泾浜”外语而闹出笑话来。
这么说来,仇和的做法更像是一个“面子政绩”:看上去很好看、很耀眼、很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然而,在实际操作上,却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现实意义。仇和的做法,忽略了外语毕竟只是手段、工具,工具再好,也不能替代“操作者”(昆明市公务员)自身的能力、素质。
“面子工程”有两种,一种是对上级的决策,虚与委蛇,走一下形式了事;另一种是大而无当、“驴粪蛋表面光”,表面看上去很好看,但仔细一瞧,一点也不实在,只能吸引公众的眼球和造成某种“轰动效应”。也许仇和要求公务员学五门外语动机很好、出发点是为了提升昆明的“软实力”,但这一做法很能体现后一种“面子工程”的实质,体现一些政府官员的思维定式和习惯作风,体现一种务虚、空想与华而不实的工作态度。
所以,我倒是更愿意看到仇和对昆明市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能力、办事效率提出更多实实在在、合情合理的要求,让他们多在“为人民服务”上下功夫、做文章,并对违规者做出严格处罚;这会比“强迫”他们死记硬背几百句越南话、泰国话、老挝话、缅甸话要实用得多,也对外国商人、外国游客更有吸引力。试想,如果一个操着地道泰国话的昆明市公务员,不是用心去为泰国商人排忧解难,而是用流利的泰语索要回扣、捞取好处,这又能对改善昆明的投资环境、执政水平带来什么帮助呢?
五门外语,看上去很华丽、很诱人,但却华而不实;把这种虚浮的东西拿来“要求”我们的公务员,根本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是一种虚有其表的“面子工程”。
文/汪忧草 2009-08-04
据《广州日报》报道,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近日推广“外语新政”,要求昆明市公务员必须学习5门外语,同时掌握计算机和普通话。这3项水平的高低都将作为公务员升迁与考核的凭据。(8月4日《广州日报》)
报道说,昆明市的公务员们每周一、三、五的晚上都需要花上两个小时,在课堂上接受专业老师教授外语、普通话和计算机知识,需要学习英语、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种语言;按照要求,昆明市50岁以下的在职公职人员,在今年国庆节前,必须掌握5门700句常用外语,包括英语日常用语300句,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四国日常用语各100句,昆明市委、市政府将针对实际学习情况组织测试,并将小语种掌握程度作为干部选拔的一项条件。
仇和要求公务员学外语,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硬性强迫公务员学哪门外语,就不可取,不顾每名公务员的实际情况搞“一刀切”就更成问题。按说,仇和完全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引导、诱导年轻公务员去学习外语,但强人所难就大可不必了。
其次,仇和要求公务员学习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四国语言,是很不科学的做法。也许,对于昆明而言,这四国语言很有实用价值,可以促进昆明的旅游业、商业乃至招商引资,但语言障碍对周边国家商人、游客的影响远没有政府“衙门作风”对他们的影响来得大;更何况昆明完全可以从北京等地招聘到这几种语言的称职译员,根本不需要公务员们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学习那几百句话上。不要忘了,即便这些公务员真的用心学了这几百句话,也难免不因为口音、发音、记忆误差等原因而根本派不上用场,或者成为“洋泾浜”外语而闹出笑话来。
这么说来,仇和的做法更像是一个“面子政绩”:看上去很好看、很耀眼、很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然而,在实际操作上,却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现实意义。仇和的做法,忽略了外语毕竟只是手段、工具,工具再好,也不能替代“操作者”(昆明市公务员)自身的能力、素质。
“面子工程”有两种,一种是对上级的决策,虚与委蛇,走一下形式了事;另一种是大而无当、“驴粪蛋表面光”,表面看上去很好看,但仔细一瞧,一点也不实在,只能吸引公众的眼球和造成某种“轰动效应”。也许仇和要求公务员学五门外语动机很好、出发点是为了提升昆明的“软实力”,但这一做法很能体现后一种“面子工程”的实质,体现一些政府官员的思维定式和习惯作风,体现一种务虚、空想与华而不实的工作态度。
所以,我倒是更愿意看到仇和对昆明市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能力、办事效率提出更多实实在在、合情合理的要求,让他们多在“为人民服务”上下功夫、做文章,并对违规者做出严格处罚;这会比“强迫”他们死记硬背几百句越南话、泰国话、老挝话、缅甸话要实用得多,也对外国商人、外国游客更有吸引力。试想,如果一个操着地道泰国话的昆明市公务员,不是用心去为泰国商人排忧解难,而是用流利的泰语索要回扣、捞取好处,这又能对改善昆明的投资环境、执政水平带来什么帮助呢?
五门外语,看上去很华丽、很诱人,但却华而不实;把这种虚浮的东西拿来“要求”我们的公务员,根本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是一种虚有其表的“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