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与蒋美女,究竟谁“潜规则”了谁?

(2008-07-12 10:48:30)
标签:

清华

蒋方舟

杂谈

分类: 忧草时评
清华与蒋美女,究竟谁“潜规则”了谁?
 
文/汪忧草 2008-07-11
 
自从《京华时报》7月8日以《清华大学有意降60分调档录取90后美少女作家》为题,报道了7岁开始写作、现已出版9部作品的蒋方舟将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录取的消息以来,清华特招蒋美女这件事已经成为引起巨大争议的话题。
 
虽然有人肯定清华这么做是爱惜专才之举;虽然蒋美女自己也认为,她被清华特招是“开路”之举;但我却看到了太多的潜规则。
 
什么是“潜规则”?按照吴思先生的说法,是指在内部通行或者认可的、未向外界公布的规则与程序。之所以称其为“规则”,是因为其发挥的作用,几乎与国家颁布的规程有着同等的效力和功能,甚至有时是既得利益者的首选规则。不过,即便如此,“潜规则”毕竟只是在地下生存,在正常社会,“潜规则”仍然是只能做、不能说的“规则”,无法与正式规则争名份。 
 
就清华特招蒋美女而论,虽然我理解清华在自主招生中具有降分的自由,这也是招生规则赋予清华的权力;但我难以理解的是,为何蒋妹妹可以被降分,而其他的作家,美女作家却没有呢?这让人想到潜规则。
 
第二,为什么蒋美女因通过清华自主招生选拔,将享受校线下降60分录取的“优惠”?通过清华自主招生的考生,一般可加20分参加该校录取排序,破格获加60分的考生,在全国都罕见,清华方面认为这全因蒋方舟文学才能很突出的缘故,这又难免不让人想起不是一条潜规则。 
 
第三,“蒋方舟提供了一些作品,其中有些作品水平较高,毕竟要降60分,估计蒋方舟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把握比较大,最终结果将在14日或15日确定……”这是清华大学本科招生办负责人孟芊7月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席话,是在清华电话通知蒋美女7月14日在网上就自主招生进行网上交流时说的。
 
按说,清华在湖北的招生到7月14号才能揭晓,可总分仅仅考了561分(很低的分数,仅仅超过一本分数线29分)的蒋美女,居然可以这么早就被清华说成“录取的把握比较大”,就算加上清华事先答应给她的60分加分,她的成绩也只有621分,很可能低于清华在湖北省的调档线。这又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潜规则。
 
第四,按蒋美女自己的说法,她的高考语文考了117分,对于一个文学天才而言,这个成绩真的非常一般;她说她为了高考作文《举手投足之间》,足足长考了30分钟才动笔,这对于一个文学天才来说,又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而且,她的综合科考试居然没有及格,这又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凡此种种,让我们有理由怀疑,蒋美女这个“文学天才”是不是一个“潜规则”呢?
 
第五,作家王蒙说过,短篇小说靠的是技巧,长篇小说靠的是生活,我很难想象,一个文学天才能够在没有太多生活积累的条件下创作出长篇小说,而我们的这位蒋美女却在10岁就发表了长篇小说。已经有网友指出,她的散文和长篇小说很可能是她母亲(一位女作家)代笔的,我只是浏览了她的新浪博客,没有读过她的作品,不敢妄下结论,但我有理由联想起一个词——“潜规则”。
 
文学特长生能不能特招进高校,这不应该构成问题。以史鉴之,当年钱锺书之于清华,何其芳之于北大,臧克家之于青岛大学,贺敬之之于延安鲁艺,都是因文科优长而被特招的,至今传为佳话。清华要特招有才华的学子,我们能够理解;但我认为把“自主招生”弄到今天这步田地,只怕清华与蒋美女都是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