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节目6位主持,究竟谁在慷国家之慨?
(2008-06-29 15:48:44)
标签:
央视 |
分类: 忧草时评 |
3分钟节目6位主持,究竟谁在慷国家之慨?
文/汪忧草
管理学上,有一个“最高气温效应”——每天最热总是下午2时左右,我们总认为这个时候太阳最厉害,其实这时的太阳早已偏西,不再是供给最大热量的时候了。此时气温之所以最高,不过是源于此前的热量积累。
在央视一套节目,多年来广受关注的节目一直是晚间7点的《新闻联播》,这一节目的“最高气温效应”也带动了紧随《新闻联播》的《天气预报》收视率。
但《天气预报》栏目却似乎领错了情,把全国人民对《新闻联播》的厚爱,误认为是国人喜欢“天气预报”的俊男美女的漂亮脸蛋,于是最近也玩起了“变脸”,从本月25日做出调整,王蓝一和冯殊加入主持行列。
天气预报不能搞成作秀
平心而论,由宋英杰、赵红艳、裴新华、杨丹组成的这套主持人阵容已经维持了11年之久,加入新血是情理中的事。但“天气预报”节目只有短短的3分钟(100秒钟直播),居然需要六位主持人轮流主播,也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按说,王蓝一和冯殊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主持人,冯殊曾参加2007年第5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并获得铜奖,王蓝一在央视《朝闻天下》做“天气预报”主持也表现不错。他们可以很快进入状态,不需要那么多“老主持人”在后面做啦啦队的。
我认为,《天气预报》栏目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把天气预报好,而不是选拔几个“气象先生”、“气象美女”去充门面。“气象先生”形象再帅,也不能把把阴天变成晴天;“气象美女”的身材、气质再佳,也无法感化任何一次气象灾害。
把“天气预报”这么一个服务型节目搞成今天这样的俊男美女秀,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就是慷国家之慨的非理性行为,央视和国家气象局都应该受到舆论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