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文字和影像铭记岁月

(2013-01-10 10:02:45)
标签:

作协年会

发言稿

宜兴

林子

陶都

分类: 爬格乐趣

http://s15/mw690/4c4730f5nd2e5995de5fe&690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和文字、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空闲时喜欢把玩相机,写点短文,自娱自乐。同时,我也是一个地方文化爱好者,热衷于宜兴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近几年来,我带着相机,走访了宜兴所有乡镇,众多村落,拍摄了宜兴百余座古桥和一些老街、老宅、牌坊、古碑等文化古迹,并围绕文化古迹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或者寻访经历,写作了百余篇小散文。这些图片和文章偶尔在一些报刊杂志上登载发表。今年上半年,在文化界领导特别是徐主席的关心支持下,在众多朋友、网友的积极鼓励下,结集出版了宜兴古桥摄影散文集《桥影桥语》一书,这仅仅是对我本人近年走访经历的一些记录。

 

    我所做这些,是基于三方面的缘由,在此与大家共勉。

 

    一是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兴趣是一切工作的动力。从最初为摄影寻找题材而涉及文化古迹,到最终完成150多篇地方文化方面的图文,是兴趣在支撑着我,是宜兴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吸引着我。值得一提的是:要坚持,要执着地去对待宜兴的历史、地方的文化。历史的传承,精髓的汲取,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我提起笔,坚定地走在文化风景线上时,我不光在丰富生活内涵,提高文化素养,还在收获着有关生存和生命的感悟,所有这一切都会让我终身受益。

 

    二是基于生活的一种态度。深入现场,切身感悟,才能有更丰富的积累。所以,行走,不光是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写作姿态。我行走在宜兴温暖的大地上,用我的眼光搜寻人文所在,用我的双手感受古桥体温,用我的双脚丈量历史深度。当我面对“讲温州话的宜兴人”面孔上那深陷的皱纹和灿烂的笑容,我看到了岁月的流逝和质朴的人性;当我站在雕饰精美的古桥边上,我想那老桥已不再是建筑,而更是一种艺术或者文化。现实场景的变化和我寻访的经历,催生我更多的体会和遐思,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我创作的源泉。

 

    三是基于对过往岁月的记录。当城市的身影越来越坚硬地矗立在我们的周围,几乎只有在低矮的老宅里、静穆的牌坊下、安然的古桥边,我们才能找到童年的快乐和远去的身影了。所有这些过往的、逝去的时光,我们可以用相机用文字去记载,用相机用文字去找寻那些久违的记忆。老人、老桥、老故事,在光影里,在字里行间,我写下生命感悟,记忆人生乐趣。我想,终究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我文字中的老人,老故事,在那落日的余晖里,翻阅着曾经留下的足迹,流淌的是一种微醺快意。

 

    一个作协的新会员,我所有的文章,或许都谈不上文学,我所有的文字,仅仅是对自己一些经历、一些感触的记录,或者说心灵表白。我想,写作的道路我才刚刚起步,无论前路坎坷与否,我必将用文字记录下我铿锵的步伐。


 

                          宜兴人民广播电台《小君访谈》--摄影人:宜兴林子

                    上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d5c0be0101a9k4.html

                    下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d5c0be0101a9rl.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