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影桥语》书评之四:百转千回古桥梦

(2012-05-18 07:42:01)
标签:

宜兴古桥

桥影桥语

陶都紫砂

谈江皎

书评

林子

文化

分类: 古迹寻趣

http://s9/middle/4c4730f5nc043fb01e3a8&690

    这是一座座架在心里的桥,诗意、久远,承载着多人儿时的欢笑、今时的梦想,阅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陪伴着无数个村庄的日日夜夜。

    这是一座座伴着家乡入梦的桥,敦厚、朴重,传递着遥远春的信息、拉近了时间的距离,让更多的心灵懂得互相温暖,共同致富。

    这是一座座捍卫良心的桥,真诚、谦恭,为古人穿针,为今人引线,令昨日的厚德载物美名远扬,为今日的水到渠成呐喊助威。

    桥东桥西好风景,人来人去长歌行。这是一个讲温州话的宜兴人,用他的眼睛画下的桥。它们横亘在宜兴的四面八方,安静地等待着有缘人。

    林子和古桥的渊源并不长,感情却已经很深。他说,从爱上桥的那天起,才同时爱上了摄影和写字。认识林子也是因为他拍的桥,而因他的桥而认识他的人就更多了。桥,成为了林子和朋友之间沟通的最佳渠道。

    普通的古桥让林子决定做一件了不起的事,现在的这本《桥影桥影》已经不是一本普通的摄影类读物,它小小的身驱涵盖了宜兴古桥厚重的文化内涵,其间的信息含量不可小视。“走在老街被岁月磨平光阴照亮的青石板上,迎面吹来远古的丝丝凉风伴随着石板几声清脆的撞击音,想让我的心沉寂下来···也许这是约见老桥的一段前奏吧?好让我抛除杂念与老桥有更多的沟通,有更好的共鸣。这样想着,却与我迫切看到古桥妆容的愿望矛盾着。”《赋村桥》里这段话给我印象很深,相信每一次和古桥相对前,林子的心都是忐忑的,他的好奇迫使他一次次努力接近这些古桥,但同时又怕扰乱了古桥泊立百年的宁静。画桥笼岚烟,林杪渡月轮,这人和桥短暂的相遇是缘分。在这些早就被世人熟知的桥影中,在这些坚固不衰的、早已从实用意义升华为纪念意义的古桥的轮廓中,踽踽独行的林子,和这些影像融为了一体。

    “我的老家湖父镇小涧村深处大山,虽只有那时干时涝的涧滩,和那满坡的竹林和碧绿的山地,也同样有值得回忆的‘枯藤、老树、昏鸦’。知了叫时,攀竹织网当床睡,雁儿南飞了,切藤翻地找红薯,更多的还有那鲜美的毛笋···味儿美极了!”《桥》,记得林子跟我说过一件事情,有一位家乡人现旅居国外,在看了林子博客上的桥之后,春节回家时他围着这些记忆中的桥认真地走了一遍,回到国外后,他在林子的博客上留言:这些桥是陪伴着我成长的地方,每一块石条上都有我成长的足迹,感谢你让我再一次重温了童年的美好。一个人的桥,在心智里。上万人的桥,只能在地图上。小桥的存在缝合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接通了游子和故乡之间的血脉。古桥,以它不变的承诺,捍卫着联接的职责,无怨无悔。

    林子光圈里的桥影和心声话语,传达给我这样一个信息:一切敏感的、直观的、能够承载记忆的载体,就像祖先留给我们的金钥匙,只要用心呵护、认真开启,就能为我们打开通往历史的那扇门。桥,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现在,此时此刻,这些古桥,它们被永久地留在林子的光圈里,留在《桥影桥影》的墨香中,等着世人阅读和捕捉。这些桥,悠悠然、影影绰,展现着古人的流萤,感念着今人的记忆。

 

   

    谈江皎,宜兴籍诗人,现为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供职于某集团公司负责企业文化。

 

 

                                    请关注  宜兴林子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