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宜兴林子
宜兴林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57
  • 关注人气:1,4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然独处的圩渡桥

(2010-12-02 07:36:20)
标签:

野田

老桥

石梁桥

男留灯楼

杂谈

分类: 古迹寻趣

   

      在去男留灯楼的村道边,看到了一座石梁桥,待灯楼拍完,急切地奔向了他···

 

http://s3/middle/4c4730f5n9661c3e41a42&690&690
       1、他绝对是一座老桥,我深信不疑。没等我靠近他,迎面走来一位老汉,应该是来取他三轮车上的农用具或者肥料的吧。“老师傅,这顶桥叫什么啊,是老桥吗?”“总归是老桥哇,还是清代的呢,叫鱼肚桥”。

 


http://s12/middle/4c4730f5n9661c42158db&690&690
        2、鱼肚桥?仰躺着像白鱼肚的桥?走近一看,不像!他完全就是一座石梁桥,静躺在废弃却也清爽的河面上,一溜油油的菜地滋养着他,一簇芦苇随风飘荡,也为他增色不少。

 


http://s8/middle/4c4730f5n9661c447f707&690&690
        3、落日的余晖里,老桥显得更加英俊,除了原来的石梁已被水泥板代替之外,基本上维持了他硬朗的身骨。站在此处,不时有几根芦苇草前来逗趣,像是主人家的宠狗,看到客人来了,摇着尾巴做出欢迎的姿态。

 


http://s1/middle/4c4730f5n9661c3f958c0&690&690
        4、探下身子,恣意生长的野草也在沐浴着阳光,而他尖挺的触角,分明在提醒我,随意的践踏,都会让任何生命休克,包括老桥。

 


http://s14/middle/4c4730f5n9661c44baa8d&690&690
        5、老桥的肩窝里,透出了一棵青嫩的小草,随风招展,像是做出鼓掌拥抱的姿势。我不知道,他这是在欢迎我,还是在感恩老桥的滋润,但也许是在显示他悬崖边上茁壮成长的勇气和决心吧?

 


http://s1/middle/4c4730f5n9661c4897500&690&690
        6、用关切的眼睛扫视着老桥,走到他的另一侧,发现记载他身世的名片,也是我认为的功德碑赫然断成了两截,身首异处,已有时日。而他的大名“圩(wei)渡桥”也分明不是老汉所说的宜兴方言“鱼肚桥”。

 


http://s16/middle/4c4730f5n9661c491948f&690&690
       7、蓝天白云把老桥映衬得分外明媚,让我们不愿就此离开。老桥就像是一个老者,一个父辈,他用对子孙的“私心”包容着万象,今天你来了,他甭提有多高兴呢!

 


http://s8/middle/4c4730f5n9661c4c95717&690&690
        8、还是仔细地瞻仰一下老桥的面容吧。圩渡桥,一个健壮的使节,来自远古的时代,用他不变的信念,向世人宣告着恒久的迅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文明,你听到了吗?

 


http://s11/middle/4c4730f5n9661c4d5d35a&690&690
         9、老桥泰然独处在乡野田间,有蓝天白云的映衬显得明媚,有田间沃土的养分显得滋润,更有乡野清风的吹拂而显得安逸。

 


http://s8/middle/4c4730f5n9661c508de67&690&690
      10、圩渡桥,圩是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渡是古时的渡口。“圩”功能尚在,“渡”且丧失他的作用,而“桥”还在方便着一方百姓。

      不管怎样,还是让他如此泰然处之吧···

 

      圩渡桥,位于宜兴市新庄街道男留后村北约300米,为清代石梁桥。2003年3月19日由宜兴市人们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控制单位。

 

2011年11月23日整理下文:

在去男留灯楼的村道边,远远的看到了一座石梁桥,待灯楼拍完,我便急切地奔向了他···

那绝对是一座老桥,我深信不疑。还没靠近他,迎面恰巧走来一位老汉,他是到停在路边的三轮车上取农用具和肥料。“老师傅,这顶桥叫什么啊,是老桥吗?”“总归是老桥哇,还是清代的呢!叫鱼肚桥”。

鱼肚桥?仰躺着像白鱼肚的桥?走近一看,不像!他完全就是一座石梁桥,静躺在废弃却也清爽的河面上,落日的余晖里,老桥显得更加英俊,除了原来的石梁已被水泥板代替之外,基本上保持着古朴而又硬朗的身骨。

老桥的肩窝里,透出了一棵青嫩的小草,随风招展,像是做出鼓掌拥抱的姿势。我不知道,它这是在欢迎我,还是在感恩老桥的围护,但也许只是在展示它于石缝中茁壮成长的勇气和决心吧?

我用关切的眼光扫视着老桥,并走到他的另一侧,发现记载他身世的名片,也就是老桥的碑铭赫然已断成了两截,身首异处,已有时日。而他的大名“圩(wei)渡桥”也分明不是老汉所说的宜兴方言“鱼肚桥”!我静静伫立碑前,此时的圩渡桥,如一位被人淡忘的使者,穿越百年,用他不变的信念,向世人宣告着恒久的迅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和一种文明,你听到了吗?

老桥泰然独处在乡野田间,有蓝天白云的映衬显得明媚,有田间沃土的养分显得滋润,更有乡野清风的吹拂而显得安逸。

圩渡桥,圩是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渡是古时的渡口。“圩”功能尚在,“渡”且丧失它的功用,而“桥”还在服务着一方百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