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奔来阳羡,蕴生东氿西氿。因水而浩瀚,夜航船只易迷失方向,凡遇风浪,翻船覆舟,时有发生。为避事故发生,古时在两氿沿岸主要港口建造灯塔,作为引航目标,因塔成房式,故称灯楼。这是男留灯楼碑记上的文字记载。
想去看看灯楼,已有些时日了,只是从资料图片上看到他以前破败的样子,真担心是否还完好得存在。不管怎样,他是灯楼,是引航的灯、生活的灯和心灵深处的一盏灯,有着和桥不一样的功能和作用,也有和桥不一样的历史和故事···
所以,蓝天白云下,我去看灯楼了。
http://s8/middle/4c4730f5n95c2a9c4db67&690&690
1、灯楼,是个檐,像个帽,更是一盏灯。檐角的灌木滋生秋意,传递着这一季的信息;帽心的铭牌宣示着等级,威严得让你我敬佩;而那盏灯啊,灯芯竖着,火苗窜着,袅袅青烟漂浮在蓝天下,明灭闪烁,引领着条条轻舟安顺地归家。
http://s11/middle/4c4730f5n95c2a9cb793a&690&690
2、男留灯楼,又名“灯楼庵”位于新庄街道新庄村南留自然村三忠桥东南。清道光20年(1840)由里人欧蕙亭、史学逊募建;咸丰年间毁于兵灾;同治年间乃由徐熙仁、欧阳奎、潘祖荣募捐重修。
http://s11/middle/4c4730f5n95c2aa32c05a&690&690
3、男留灯楼坐南朝北,单间两层楼,面阔
4.3米,进深7架9米。2003年3月被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1/middle/4c4730f5n7560443685aa&690&690
4、除了立碑,灯楼还有这样的碑记,这算是现有的文物中比较少见的了,应该是2009年3月新庄街道拨款对灯楼进行修缮时新置的吧。
http://s5/middle/4c4730f5n95c2a9fd7914&690&690
5、灯楼正门前松柏长青,连同碑记,在秋日的夕阳下,让你稍不留神,就会感觉影影绰绰、忽隐忽现。
http://s2/middle/4c4730f5n95c2aa5b9151&690&690
6、楼北建有砖雕墙门,门头外刻“是知津矣”,内刻“允推善长”。是知津矣,大意是“那他已经知道哪儿有渡口了”。
http://s16/middle/4c4730f5n95c2aa81852f&690&690
7、”灯房就设在西山墙外侧,正对东氿,是东氿夜航船只进港入湖的航标。那灯楼也像是船主妻儿眷属的眼睛,一直眺望着湖面上心头的那块肉,一直等到他回归到自己的心房。
http://s7/middle/4c4730f5n95c2aaa98f56&690&690
8、灯楼边的一棵绿植,在暮秋里,卸掉了妆容,余辉下,清影照射在西墙上,一点点移动着,移动着···他也在敦促条条船儿早日归家,归家好端起那香气扑鼻的饭碗。
http://s5/middle/4c4730f5n95c2ab065624&690&690
9、这就是灯楼西侧的全景了,尽管是站在秋天的阴影里,凉风习习,可只要你抬头望那灯楼,一股暖意便会流遍全身。
http://s10/middle/4c4730f5n95c2aadabea9&690&690
10、望灯楼,总是抬着头,而此刻,秋风飒飒,无情地摧残着枝桠,也拨动了我内心恻隐的心弦,是啊,夜幕里,阴霾的湖面上,又会发生怎样的喜人或者恼人的故事呢?
http://s8/middle/4c4730f5n95c2ab030ef7&690&690
11、枝桠簇拥着灯楼,像是为那盏灯在助燃着,同时,也和屋顶的灌木映照着,无形中为灯楼增加了动感,一切都像是在吸引你我的注意。
http://s16/middle/4c4730f5n75604453a3af&690&690
12、灯楼的正门全景,他矗立在村庄的角落,却占据了河岸显著的位置,一幢楼,一盏灯,就这样指引着你我170年···
http://s15/middle/4c4730f5n95c2ab4d04ae&690&690
13、临走,村落里一位上了年纪的大爷,站在自家屋前的场上,说“刚杀了一只草鸡,出来透透风,要等住在城里的儿和媳回老家吃晚饭的···”
大爷还说:“这灯楼,原来在东洋鬼子的地图上还有的···”
“男留村”的来历:
相传在西晋时期,宜兴出了“三害”:南山吊睛白额虎、长桥水中蛟、周处。那蛟龙年年要进贡它一个男童,否则就兴风作浪,伤害人命。那一年正好轮到一个村庄要进贡男童,周处却把那蛟龙斩掉了,男童留了下来,所以那个村庄从此就叫男留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