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曹雪芹找爹不难·难在不知怎么找》

标签:
内证外证索隐曹雪芹 |

薛蟠将入都时,闻得母舅奉旨查边出京了,心中欢喜,省得母舅管束自己。便与母亲商议先派人去打扫京中的房子,薛蟠之母说先在亲戚家住下,“你舅舅姨娘两处,每每带信捎书,接咱们来。如今既来了,你舅舅虽忙着起身,你贾家姨娘未必不苦留我们------我和你姨娘,姊妹们别了这几年,却要厮守几日。”
薛家母子这番谈话,透出薛家投奔贾家,不仅仅是薛蟠之母的意愿,更是贾家姨娘的心愿。那么,从象征意义看,怡亲王允祥投奔雍正帝家,不仅仅是怡亲王愿意去,更是雍正帝愿意怡亲王去。在真事隐中,是不存在这个对话情节的。这是作者为了反映“愿投愿留”之隐而“虚构”的情节。
接下来用王夫人盼薛姨妈来,又提一下薛蟠官司之事,目的还是提醒一下李煦孙女进怡亲王府,是在怡亲王“投奔”雍正帝家之前。那么,有的读者朋友会问:怡亲王协助四哥理朝政不假,何来“投奔”四哥家之说呢?原来,确有其事。请看薛姨妈进贾府后,与王夫人相见,悲喜交集,又拜见贾母。薛蟠也拜见了贾政等人。
这些情节中的贾母贾政,都是雍正帝化身。贾母贾政留薛姨妈,就隐寓着雍正帝留怡亲王允祥在自己家住。
请看贾政使人来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贾母也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薛姨妈正要同居一处,说日费自己负担,方是常处之法,王夫人便遂其愿,薛家随在贾府住下。
原来这梨香院既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从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
这一回薛家投奔贾家,并住在贾家,就隐寓着雍正帝于雍正三年八月,将“圆明园”作为与“紫禁城”同等功能的国家政治中心,在那里临朝听政了。为了免于怡亲王上朝的奔波,又能与怡亲王保持密切接触,雍正帝便将自己御园中紧临圆明园东南角上的“交辉园”,赐给十三弟允祥居住。
假故事上的薛家进京投贾府,隐寓着怡亲王允祥去圆明园。薛家住梨香院,隐寓着怡亲王家住进了皇帝的赐宅——交辉园。而薛家进京之际,正是带着刚抢来的英莲进京的。
从相关的史料中可知,雍正帝是在雍正三年八月,告知王公大臣们在圆明园上朝的。根据这个时间,我们就可以推测出,雍正帝让十三弟住交辉园的大致时间是:雍正三年八月左右。那么,李煦孙女(英莲)进怡亲王府的大致时间,就应该在薛家进京稍前了。到此,我们就可以将这回隐寓的几件事的时间年代,确定下来了。
这都是雍正三年发生的事,那么时任江宁织府的人(金陵地界小乡绅),正是曹頫。他在雍正五年底才被革职。历史上,【江宁】也称为【南京】、【金陵】。
据此真事隐时序推定,金陵地界的小乡绅,就一定是雍正三年身任江宁织造的曹頫化身。而小乡绅之子冯渊象征的正是曹頫之子曹雪芹,这样曹頫与曹雪芹的父子关系便确定无疑了。在不识作品真事隐艺术形式的学者大师眼中,在不懂如何破解文本隐情者的眼中,曹雪芹为谁之子?永远是个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