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之旅(二)

2020年1月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之旅(二)
D4
今天要从以色列的提比利亚前往北部的戈兰高地,去体验中东战争中炮火连天的战场。到以色列旅游,如果不了解阿以战争的过程,那就完全失去了在以色列旅游的意义,因为每到以色列的一个城市和地区,都会有阿以战争的故事,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千百年的恩恩怨怨,一直到今天的世界文明时代,虽有重大缓和,但仍未解决,甚至有时还会有重大危机发生。
提比利亚市景
这次到以色列旅游,实地考察,听导游和当地人介绍,做功课,查资料,大概明白了阿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局。我认为,五次中东战争没有对错、正义非正义,侵略和被侵略的关系,而只是不同民族在通过战争来争取自身的生存利益。
1947年,根据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有3000年之前的建国历史和阿拉伯人已经在此生活了1300年的现实情况,联合国决议将巴勒斯坦分给了犹太国和巴勒斯坦国,土地分配的是否公平谁也说不清。当时犹太人实力很弱,表示坚决同意联合国决议,心想给我生存之地就行了。但阿拉伯人依仗人多势众,不服从决议,并且不是简单的认为阿拉伯人分到的土地少了,而是发动战争要将所有犹太人从巴勒斯坦赶出去,以至于1948年犹太人刚宣布成立以色列国,第二天,阿拉伯五国联盟的大军就杀入以色列,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没想到以色列人不仅顽强抵抗,而且得到美国和苏联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阿拉伯五国联盟在战争中稍有挫折,就各自考虑自己的利益,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全胜,不仅保住联合国分配给自己的领土,又占领了巴勒斯坦6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巴勒斯坦80%的土地都归以色列管辖了,设想,如果当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承认联合国181号决议,与以色列的犹太人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会有今天的结局吗?
阿拉伯人吃了大亏,十多年来不服气,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国还是想把犹太人赶出中东。1967年,埃及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严重挑衅以色列,以色列全线出击打击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六天的战争,以色列全胜,又取得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加沙地带、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老城,领土一下子扩大了3倍,又有许多阿拉伯人成了难民。
此时,美国和苏联在争夺中东的话语权,他们利用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对立情绪,各自想扩大势力范围。在苏联的支持下,可怜的阿拉伯人不记教训,1973年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军队和叙利亚军队从南北两个方向突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由于以军没有防备,战争开始以军处于劣势,但是,前几次战争的故事重演,以军调整军备,全国动员,奋力抵抗,反击战不断胜利,而阿军又是没有协调一致,被以军各个击破,最终以军再次获得胜利。
这次战争之后,阿拉伯各国知道打不过以色列,服气了,以色列国内部也出现了反对派,主张和平对待阿拉伯人。1979年,曾经是以色列最大的威胁国-埃及与以色列签订了和平协议,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将西奈半岛归还给了埃及,从那至今,埃及与以色列一直关系平和。
大概明白了这段历史,在以色列旅游就有些意思了,看看戈兰高地,知道这是1967年以色列从叙利亚占领过来的,1973年这里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千余辆坦克大战的宏大战场;在耶路撒冷老城,知道这里应该是联合国管理的城市,也曾经是约旦王国的管辖地,也是1967年以色列占领的;在伯利恒,知道这是巴以和平协议后,才由巴勒斯坦国(法塔赫)管辖的地区。
戈兰高地战争遗址。用战争中产生的废钢铁做成的艺术品
随着大巴车在山路上不断攀升,气候越来越恶劣,狂风夹杂着雨滴和冰渣,击打车窗啪啪作响。到达戈兰高地海拔1600多米的停车场时,风雨交加,浓雾使得能见度很低。导游匆匆将大家领到景区里的咖啡厅,隔着玻璃窗向大家讲述戈兰高地战场的故事。
风雨中,我穿了全身的防水冲锋衣裤,在战争遗址的阵地上拍到了这些照片,遗憾的是没有能再去看看坦克大战中被击毁遗弃的坦克,在山顶的观景台也不能遥望叙利亚的领土了。
戈兰高地对于以色列的国防非常重要,导游讲,虽然现在叙利亚顾不上敌对以色列了,但是这块高地仍然驻有很多军队,保卫以色列北方的安全。
从戈兰高地下来,游览了位于以色列北方的呼拉湖国家湿地公园。呼拉湖同加利利湖、死海都是由于地质大裂谷在以色列形成的湖泊,但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水源减少和人们抽水造地,大部分的湖面成为了湿地和农田。我们到这里时正值雨季,湿地面积扩大,而且也是欧洲和非洲鸟类在这里休憩的季节,乘坐景区有特色的拖拉机游览车,观看了这里成千上万的各种鸟类。
游客中心
今天要离开以色列进入约旦,从提比利亚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就到达了约旦北方一个称为侯赛因的陆路口岸。
在离开以色列时提一下以色列的交通和公路,可以说以色列的交通和公路基本上是完全现代化了,高速公路上各种设施和标志齐全,其道路指示牌上都是用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英语三种文字标注,各种公路都是免费通行,除了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有部分路段车多行驶缓慢之外,路面上很少有堵车现象。以色列道路上行驶的私家车档次只是相当于我国中等发达县城的私家车水平,一般就是人民币10万左右的小车吧,从车型上看,以色列贫富差距不大,很少见到奥迪、宝马和豪华越野车,但是后来在约旦看到的就不是这样了。
从以色列通过旅游团专用通道过境约旦很顺利,可以看出,这个口岸过境的大部分都是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进入约旦北方的这个边境地区,明显是该国的经济落后地区,荒漠的山坡上植被稀少,居民村镇的房屋也很破旧,公路也是路窄弯多,路面破旧。随着不断向南行驶,接近首都安曼时,沿途村镇建筑档次不断提高,出现了国际标准的高速公路,但总体看来,经济发展水平比起以色列来是要差很多了。
原来想这次出游主要是以色列,约旦只是配角,没想到约旦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约旦王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许多历史遗迹,其中佩特拉古城被评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约旦人口900万人,90%信仰伊斯兰教,属于比较开放的伊斯兰国家,近些年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较好,因此,虽然缺乏资源,工农业欠发达,但是依靠旅游资源和发达国家的关照,日子也是过得不错。
在边境口岸到安曼的途中,我们游览了杰拉什古城。
杰拉什市景
杰拉什古城是2000年之前,罗马人统治时期逐渐建成的古罗马城市,后来因为战乱和地震,到公元9世纪时,这座城市整个毁损了,从此1000年无人再来,19世纪,被现代人们发现,作为历史古迹保护下来。
这个罗马剧场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罗马剧场之一,现在每年约旦举行杰拉什音乐节,还在这里举办。
离开杰拉什,行车40公里左右,到达约旦首都安曼。
安曼街头
游览了位于安曼城内的城堡山。在城堡山鸟瞰安曼城市风光
安曼城建在毗邻的七座小山之上,城堡山是这七座山最高的一座,2000年之前罗马人统治时期,在这里建立了城堡,宫殿和神殿等等,后历经战乱,统治者更迭,逐渐衰败,据说,最后一次毁损是拿破仑率领军队打到这里时,遇到顽强抵抗,拿破仑恼羞成怒,占领安曼之后毁掉了这座古城。
城堡山罗马古城遗址
进入市区正好是下班时间,城市道路有些堵车,安曼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也是4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了。在这里看到了在以色列少见的豪车,但数量很少,道路上行驶的私家车大部分都是老旧低档车,导游讲,这里贫富差距还是较大的。
可能由于安曼城市建在丘陵山区,道路上下坡多,城市交通基本都是私家汽车,见不到自行车、电动车和改装车,公交车也很少,由于老旧汽车多,城市道路上充满了刺鼻的尾气味道。
D6
今天前往约旦中南部的佩特拉古城遗址,这是约旦最著名的古城遗址,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安曼距离佩特拉260公里,前一段行程,大巴车行驶在高等级的高速公路上,约旦的高速路设备设施都很现代,而且是免费高速路。大约距离佩特拉还有80公里左右的地方,进入山区普通公路,在翻越一座大山时,漫天大雪袭来,整个世界变得一片雪白。约旦的公路管理很到位,很快就见到铲雪车在作业,大巴车司机小心谨慎的驶出山区雪路,到达佩特拉景区的时候,天气基本放晴了,但是气温很低,大约只有2度左右,我们把带出的所有厚衣服都穿上了。
佩特拉古城遗址之所以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一是其年代久远,是公元前200年纳巴泰人建立的城市,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二是城市的建筑都是在山谷中的石壁上开凿出来,不论是宏伟壮观的神庙,还是豪华考究的剧场以及各种居所,都是在岩洞之中;三是进入城市要通过一个长达1.5公里的峡谷,峡谷两侧怪石嶙峋,险峻陡峭,最窄之处不足十米,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最后是古城附近的山石呈现出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在阳光照耀下,整个古城遗址显得绚丽古朴、神秘壮观。
刚刚进入景区的景色
2000多年之前的石板路
走出这狭小的峡谷口,进入古城遗址核心地区了
古城遗址中最壮观的神庙
古城遗址
残破的罗马歌剧院遗址
一个下午都在古城和峡谷中游览,下午5点才离开景区,当天就住在佩特拉的一个地方特色的度假村中。
敬请收看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