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之旅(一)

无论从国际政治军事讲还是从世界宗教信仰的角度看,以色列这个国家一直是近现代人们关注的地方。二战之后,五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人与犹太人没有间断的血拼,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奉为圣城的耶路撒冷,犹太王大卫的故国,基督教耶稣的出生地和殉难地,伊斯兰穆罕默德的传教地等神秘的宗教故事,这一切,都使得以色列、巴勒斯坦成为政治家、宗教信徒和旅游爱好者想往的地方。2020年一月,我们参加了前往以色列、约旦的旅游团,探访中东这充满战争故事和宗教神话的国家和地区。
这次出游,参观游览了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海法、以色列与黎巴嫩边界、阿卡老城、加利利湖、戈兰高地、耶路撒冷等重要城市和风景区,到达了约旦的首都安曼、杰拉什古城、佩特拉古城和月亮谷沙漠、死海等地方,其中佩特拉古城和死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历史遗迹和风景区了。在耶路撒冷,我们还进入了附近的伯利恒地区,这是完全由巴勒斯坦法塔赫控制的地区,虽然联合国尚未承认巴勒斯坦是独立的国家,但是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已经承认巴勒斯坦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这次出游应该是三个国家了。
D1-D2
一月16日从首都机场出发,由于飞机延误,17日中午12点左右到达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乘大巴车一个小时左右到达以色列北部地中海城市海法。
正值以色列雨季,当天小雨细细,午餐之后游览了地中海之滨的巴哈依花园。巴哈依是近现代的一个教派,接近于伊斯兰教,我以前没有听说过这个教派,但是导游讲现在世界上也有600万人信奉巴哈依教了,这个漂亮的花园就是巴哈依教的信徒们捐款于2001年建成的。
地中海城市海法(悬崖餐厅吃特色烤鱼)
在车上,漂亮的以色列女导游介绍了以色列国家的一些情况。以色列国家900万人口中大约80%是犹太人,20%是阿拉伯人,这些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大都与犹太人友好相处,我们的大巴车司机就是阿拉伯人,他与身为犹太人的导游工作配合十分融洽。但是,由于教义的不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目前还没有通婚的先例,不是法律的规定,而是教义信仰所决定的。
目前在以色列的犹太人分为传统的犹太人和非传统的犹太人,传统的犹太人大约占犹太人总数的20%,他们是虔诚的教徒,大都不参加工作,靠政府的补贴生活,他们喜欢生养很多孩子,孩子们不上普通的学校,在专门的神学校学习圣经,没有英语、数学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导游说,这些传统的犹太教徒还有增加的趋势,使他们这些非传统、在努力工作的犹太人有些不满。
由于多年的战争,以色列公民年满18周岁不论男女都要服兵役,但是阿拉伯人可以不服兵役,男青年兵役3年,女青年2年,兵役期满之后再去上大学。
以色列的学校大概分为三种,一是上面提到的犹太教神学校,二是阿拉伯人学习古兰经的学校,三是学习现代知识如英语、希伯来语、文学、数学等科学知识的普通学校,这几种学校从3岁到18岁的以色列公民都是免费的。犹太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崇尚不畏失败、努力进取;倡导人人平等、反对等级制度。犹太民族这些优秀的学习态度,使得历史上出现许多名人,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拉斐尔、马克思、卓别林、洛克菲勒、索罗斯等都是犹太人。
海法城市风光
离开海法小镇,大巴车把我们拉到以色列北部与黎巴嫩交界的罗什哈尼库拉,这里的地中海冲击岸上白色的岩石,形成深深的岩洞,步行在开凿出来的游人通道里,步行在开凿出来的游人通道里,波涛拍打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海水在岩洞中的阵阵浪花。
这个景区旁就是以色列与黎巴嫩的一个陆路边界海关,看到通行的车辆不多,但是显得很平和,好像近些年,以色列与黎巴嫩的关系还可以。
1月份的以色列天色黒的很早,我们到达阿卡古城时,不到5点已经基本上是夜色了。
位于以色列北方阿卡古城有5000年的历史,是现代巴哈依教的圣城,也是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现在的居民基本上都是阿拉伯人。在夜色中,匆匆地游览古老斑驳的海堤,欣赏石砌的老城堡,穿过古城的大街小巷,完全是伊斯兰的世界,有些摩洛哥菲斯古城的味道,导游讲,这里居住的虽然全是阿拉伯人,但是他们中不全是伊斯兰教徒,还有少部分人是基督教徒。
晚上六点多,入住小城拿撒勒,这是以色列北方一座以阿拉伯人为主要居民的城市。
D3
今天从拿撒勒出发,沿着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湖游览了若干教堂,是名副其实的一天宗教文化旅游。
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中,记载耶稣出生、成长、布教中的许多故事都在拿撒勒和加利利湖一带,其中报喜教堂所在的拿撒勒据说是圣母玛利亚的家乡,在这里上帝赐予她怀孕耶稣的;八福教堂据说是耶稣登山布道之处;中国人称为“五饼二鱼堂”的教堂,则说当年耶稣用五个饼和二条鱼让五千人吃了一顿饱饭。这些教堂吸引了全世界的基督徒们前来拜谒,我们团队没有基督徒,大家只是从欣赏历史和宗教文化的角度游览这些教堂。
这些教堂大多都有千年的历史,但遭到多次天灾人祸的破坏,现在见到的建筑,大部分是上个世纪修复建设的。
拿撒勒街头
报喜堂附近,伊斯兰教攻击基督教的标语
这里盛产大石榴
拿撒勒的报喜堂。建于1969年
台湾同胞捐赠教堂的圣母玛利亚像
纪念传说耶稣的继父圣约瑟的教堂,传说这里是圣约瑟的木工厂。
教堂下面保护的遗址
漂亮导游的中文讲得很好
加利利湖旁的八福教堂,传说耶稣在这里传教,修建于1938年
五饼二鱼堂,传说耶稣在这里布教,用五个饼和二条鱼让5000人吃饱了,建于1982年。
彼得献心堂,据说耶稣复活后来到这里,彼得献心,成为大弟子。建于1933年
乘游船游览了加利利湖,应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秀丽风光,船方会给包船的游客,搞一个简单的祖国升旗仪式和集体舞,有些新意。
约旦河洗礼,据说这里是耶稣曾经洗礼的地方,所以,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信徒,很多人都要在约旦河做一次洗礼,当时气温也就有7-8度,还有这么多的信徒下河洗礼。
结束了一天的宗教文化旅游,傍晚住宿在以色列北方城市提比利亚,这里是传统犹太人的聚集地,街上可以看到年轻的夫妻就带着四五个孩子在街上行走。
敬请收看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