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维京游轮莱茵河4国11天之旅(三)

D8
游船依然停靠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港口,今天乘大巴10多分钟进入老城区,游览斯特拉斯堡古城和老街区。
斯特拉斯堡位于法国的东部,与德国相隔莱茵河为界,历史上这里曾经数次归为德国,虽然现在非常明确是法国的城市,但是法德同为欧盟国,双方没有硬边界,两边居民的文化、生活、语言相互交融,城市建筑风格也是兼有两国特色。
斯特拉斯堡的老城区“小法兰西”保留了中世纪的建筑格局和风格,在运河两岸布满了木框架尖顶屋和深棕色砂岩建筑,导游讲,虽然这里古色古香,但是这里真正古建筑在二战中基本毁损,这是二战之后,当地人按照原城市格局,房屋形态重新建起来的老城,1998年,这里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位于老城中心,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教堂气势宏伟,建筑精美,是欧洲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教堂之内有一座建造于1838年的天文钟,高约11米,大钟制作十分精美,至今走时准确。有趣的是每隔一个时段会有不同的人物、动物、鬼怪出来报时,这座大钟成为大教堂的明星宝物。
中午返回游船午饭,下午游客可以自由选择到市内继续游览购物,也可以在游船上休息。我们选择了继续游览法国小城,因为这次四国之旅,在法国只有这一天。
下午我们闲逛了斯特拉斯堡的老佛爷百货、巴黎春天百货,感觉与巴黎的商场差别不大。在古登堡广场品咖啡、尝冰激凌休闲,沿着美丽的伊尔河欣赏河边的鲜花和古老的建筑。
斯特拉斯堡老佛爷百货
斯特拉斯堡社会治安差,窃贼在市中心半偷半抢游客财物
傍晚乘大巴回到游船上,我们在市内游览时,游船航行了几个小时,晚上停泊在法国一个叫康斯的小港口,同行的朋友下午在船上,告诉我,一个下午,游轮通过了两个船闸。
我们距离瑞士巴塞尔已经很近了,可以说是到达莱茵河上游了,由于河水落差加大,为保持水位便于通航,在河上建立了许多船闸,据说,莱茵河共有11个船闸,大都集中在上游。
D9
一早大巴车就从法国康斯小港出发,送游客前往瑞士中部的旅游小城琉森,游船则空驶几十公里到达此次出游的目的地,瑞士巴塞尔。
康斯小港位于德国、瑞士和法国三国交界的地方,大巴车离开康斯港几分钟就进入了德国,穿过几条街道之后不远,又进入了瑞士境内。目前这些国家和人们之间都非常友好,出入边境非常随意,好像在本国城市走入不同的街区一样,瑞士虽然不是欧盟国和欧元区,但是申根国,因此,与德国、法国出入境是很随意的。
从康斯到瑞士的琉森大巴车行车1.5个小时,沿途见到德法瑞三国美丽的田园风光,广阔的原野上生长着茂盛的农作物,有玉米、油菜花和葡萄园,所有农田都是精耕细作,。时而经过绿草茵茵的牧场,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进食。路旁的民居都是独院单体的别墅式住宅,精巧漂亮的房屋、宽敞洁净的院落、鲜花盛开的阳台,显示着他们的幸福生活。民居旁一般有个大仓房,堆放着成捆的干草或者停放着拖拉机等农具,从这些可以看出他们是当地的农民。在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城乡之间在贫富上没有什么差别了。
由于大巴车行驶速度很快,无法拍到满意的路旁景色,只能文字叙述了。
琉森是瑞士传统的旅游目的地,这里有古老的城市建筑和街道,有美丽的湖泊和峻秀的山峰,琉森还是外国游客购物的天堂,据说瑞士制造的高档手表有三分之一是从这里销售出去的。
就在市中心附近的一座小石头山下,有这个“垂死狮子像”,这是到琉森来观光的必看项目。
200多年之前,瑞士是欧洲一个贫穷的国家,许多青年为了谋生,出国去当雇佣兵挣钱养家。18世纪末期,法国王室有1000名瑞士官兵组成的护卫队,法国大革命爆发,卫队履行职责誓死保卫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后,但最后失败,786名瑞士官兵英勇战死,后人为纪念这悲惨的历史,雕刻了这悲伤的狮子。导游讲,这些雇佣兵从各国挣钱汇回家里,是瑞士从贫穷到逐渐富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琉森老城内有许多古建筑,现在成为游人如织的商业店铺和宾馆。
欧洲名人瓦格纳曾经居住过的房屋,现在是中国餐馆
琉森湖畔的老城建筑
卡佩尔廊桥,是琉森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也是欧洲少有的廊桥。由于其基本是木结构,1993年一场火灾险些全部毁掉,现在经过重新修建,廊桥整体上得到了恢复,但是顶部木梁上的图画只剩下寥寥几幅了。
中午乘坐琉森湖游轮欣赏琉森湖两岸美景,这里展现出一幅人类幻想的天堂美景,波光粼粼的湖水之畔,深绿色草地的山坡上,不规则的排列着漂亮的民居,像丝带一样的白云缠绕着远方的雪山,云层中透出一缕阳光洒在嫩绿的草地上,一切都显得那样恬静、安逸、和谐与美好。
下午,安排游客自由活动,到商业街疯狂买买买。我见到在商业街口著名的劳力士手表店,店内的购物者如同北京超市一样拥挤,游客购买价值几万,十几万的手表如同买菜一样随意,怪不得导游说,瑞士产手表有三分之一是在巴塞尔出售的。补充一句,当天手表店里的游客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中国游客。
傍晚回到船上,晚餐是欢送宴席,菜肴丰富,除了每天供应的生鱼片、海虾之外,增加了大龙虾和美味的皇帝蟹,船长和各位经理向游客祝福敬酒,游客们则开怀畅饮,大快朵颐。
D10
今天是此次行程的最后一个旅游项目,从巴塞尔码头出发近2个小时到达瑞士最著名的风景区,少女峰景区。
距离景区火车站还有40公里左右的休息区看到的三座山峰,从左到右,艾格峰,和尚峰、少女峰。
少女峰山下的火车站附近,风景优美,绿色草场的山坡上,散落着漂亮的民居和乡间别墅,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最典型的瑞士田园风光。
瑞士少女峰景区是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中几座最高峰的山峰组合,三座4000米以上的高峰艾格峰、和尚峰和少女峰均匀排列在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上。100多年之前,瑞士一位热爱旅游的工业资本家大胆设想在这三座山峰之间建设旅游铁路,把这里建成欧洲游览阿尔卑斯山的中心。1894年铁路开工,经过长达16年的艰苦建设,(因资金不足,中途停工两年)投入了超过预算两倍的资金,于1912年终于将车站修到海拔3454米的少女峰脚下,成为欧洲最高的火车站。经过100多年的不断完善和增加旅游设施,现在少女峰景区已经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每年有来自世界71个国家的游客到访少女峰。我渴望来少女峰观光,重点不是欣赏这里的雪山冰川和峻峭山峰,主要就是要想体验一下这个伟大的登山铁路。
低海拔山区火车行进中的风光
乘坐高山齿轨火车登上少女峰观景站中途要换乘一次列车,第二次登山列车上行坡度更陡,且大部分都在艾格峰和和尚峰内的隧道内行进,其中在隧道中海拔3160米的车站停车5分钟,我们亲眼目睹黑黝黝洞壁的隧道,这是在冰河之上开凿出的隧道,100多年之前,这可全是凭借人工和炸药打开的,可想而知当年建设过程的艰苦过程。在车站,还可以在观景台欣赏艾格峰冰川的美景。
换乘车站
铁路最高点车站终点海拔3454米,经过多年完善现在成为旅游服务中心,有餐厅,商店,邮局,咖啡厅和室内外不同高度几个观景台。当天气候不好,狂风夹杂着雪花,整个观景台笼罩在浓雾之中,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站在冰川之上,10几米之外是白茫茫一片,从铁路竣工就悬挂在这里的瑞士国旗是游客唯一可以见到景色。其它什么也看不到。
在顶峰车站,厚厚的冰川中开发了一条冰洞
在车站服务中心享用了午餐,主菜是瑞士烤肠,味道还不错。
下山时铁路线不是原路返回,而是从另一条更陡峭的山路行驶下来,据说,铁路系统设备不断更新,现在列车在下山的时候,是利用下山的惯性发电的。这条路线沿线风光更美,在很长一段,在列车一侧车窗可以清晰地欣赏三个山峰的雄姿。
晚上回到游船,餐后开始收拾行李,明天准备离船回家了。
D11
全船170多名游客是分乘若干航班回国的,从清晨5点多,就有游客离开游船奔赴机场了。我们是晚上6点多飞往伊斯坦布尔的航班,因此,离船时间是下午2点。
早餐之后,我们在码头附近散步。瑞士巴塞尔是瑞士西北方边境城市,莱茵河西岸是法国,北部是德国,这里是三国交界的点,码头旁这个纪念碑分别指向法德瑞三国的三个方向。
步行出码头区,漫步于瑞士街头,不知不觉走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我们走过不知名的大桥,进入德国。
现在欧洲这些国家真是没有边境的概念了,大桥上两国的车辆自由通行,公交电车穿梭行驶通行在两国边境之间,要不是大桥中间悬挂着瑞士和欧盟旗帜,真是没有丝毫印记说明这里是两国边界。
瑞士巴塞尔
法德瑞三国关系很好,历史上这个地区文化和传统习俗也有很多融和,因此,这里有许多“奇葩”事情,如巴塞尔火车站在德国境内,法国人和瑞士人乘火车就到德国上车。巴塞尔国际机场是瑞士的机场,但是地理位置在法国的国土上,法国人、瑞士人和外国人,出境航班、国内航班和欧盟内航班,在机场内部通行都有专门的说法。
中午在游船上用完午餐,稍事休息,下午2点游船大巴车和导览员(小红人)把我们送到巴塞尔机场,登机离开欧洲,经土耳其9月27日回到北京,结束了愉快的维京游轮莱茵河4国11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