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飞临婺源越冬,村民搭棚专供摄影师拍照

标签:
李金平摄影摄影技巧最美构图中华秋莎鸭鸟中大熊猫 |
分类: 转载文章 |
当日,在婺源县紫阳镇坑口石枧村一带的浅滩河流中,3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在水中追逐嬉戏,捕食鱼虾,身姿优美动人。
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是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的国宝。全球目前仅存不足1千只,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冬春两季从吉林等我国东北地区远途迁徙而来的中华秋沙鸭飞临坑口安营扎寨,栖息越冬。
当地村民在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不惊扰鸟类的情况下,在小河两岸搭建了十几个隐蔽网供摄影爱好者拍摄创作,每人收费170元,提供一顿午餐。
现场十几个隐蔽网内,100多名摄影师聚精会神地创作拍摄,虽然收费不低,但对于喜爱“打鸟”的摄影师来说,能够拍到这么珍稀的鸟类,花点小钱理所当然。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使用器材绝大多数是佳能1DX配600或者800定焦镜头、尼康D5、850配600、800定焦镜头,还有一款索尼400定焦镜头等,这些顶级的摄影器材每套都要10万+。几名来自安徽的摄影师,加上路费、住宿,人均花费上千元,而从内蒙古、北京过来的摄影师,为了拍一组中华秋沙鸭的图片,花费几千元。
络绎不绝的摄影师,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滚滚财源。据介绍,他们收取的费用除去成本,每个村民都能得到分红,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被称为鸟类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何以选择坑口越冬呢?因为这里河流清澈,滩长水浅,河面宽阔,鱼虾丰富,沿河上游方向两岸人迹罕至,原生态的环境适宜中华秋沙鸭栖息。(本组图片由摄影师张勇
胡守炳 摄影)
中华秋沙鸭(学名:Mergus squamatus)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https://www.toutiao.com/a6630971719668466179/#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