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在网络上行走的人,没遇过病毒的人几乎没有!病毒的花样也五花八门,轻的就是给你捣乱一下,重的就要你好看了,兰屏、重启、死机,无奈格式化后,资料损失,欲哭无泪!于是安装杀毒软件,隔三差五地升级之外,不放心再装个防火墙,机关重重!但就是这样,还保不齐哪天又中毒了,我们现在的杀毒软件永远是滞后的,因为杀毒软件生产商都是见到病毒,才去研究杀毒的办法。所以,我们这些以电脑为生的芸芸众生,只能牢记不断安装微软公司层出不穷的补丁,时时升级杀毒软件,一定不去“穷街陋巷”,更不可乱采“路边野花”,小心谨慎才能过上安生日子。
在这样的电脑上办办公,还行,要是想使用网上银行,你可得想好了!但是面对繁忙的生活节奏和银行大厅里的一字长蛇阵,你只能铤而走险!我平生最怕排队,所以很早就使用网上银行了,虽然时时有网上银行失窃的报道,但是我还幸运,使用网上银行买东西、还款、转帐,几年来没碰上过不正常的情况。想想财大气粗的银行,搞一个网上银行,安全措施一定是固若金汤。据以前银行在法庭辩论中说发生失窃的都是使用简单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的初级用户,而使用电子证书等认证工具的高级客户,至今没有一例失窃的。但是各位请注意,3月在上海发生的一个案例非同小可!苦主是建设银行的一个VIP用户,本身是美资软件公司总经理,也算是IT中人,他的账户被盗了16万元,先不说案发后银行、公安处置的拖拉等等,只说苦主的电脑可是安装了时时升级的杀毒软件,只在家中的台式电脑和手提电脑中申请安装了银行捧如神灵的“数字证书”,而手提电脑也从来没有在办公室等地方过夜,没让别人用过。他说,自己的密码也从来没遗失或泄露过,更没丢失过银行卡。而在网上转账时,必须使用装过数字证书的电脑,并且要经过输入“登录密码”、“交易密码”和“数字证书号码”三个关口。按一般的想法,这是绝对安全了。但是他还是被盗了!!后来银行的追查表明,款项分11次转到云南的账户,随后取走了。
这个案件确实非常蹊跷,不知道有关部门是否会“挂牌督办”,只能拭目以待了。但是2004到2005年间有一个不被公众关注的新闻-山东大学王小云教授破译了国际二大密码堡垒MD5和SHA-1,SHA-1是由美国标准技术局(NIST)颁布的国家标准。 这两大算法是目前国际电子签名及许多其它密码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银行、金融、证券等电子商务领域,运用于电子合同、信用卡数据、电子签名、数字证书。其中,SHA-1早在1994年便为美国政府采纳,目前是美国政府广泛应用的计算机密码系统。所以从理论上说,现在广泛使用的密码系统已经不安全了!
据王教授说,专家们曾认为,即使调用全球的计算机,花费数百年、上千年,也难以破解MD5和SHA-1,而现在的方法只要一台高性能电脑,一个多小时就能破解,真令人不寒而栗!问题是网络上的窃贼已经掌握了这个最高级的破解?我想未必,问题是现在的安全方法,上网登录时,数字证书、U盾、登录名、密码全在同一部电脑上,要有木马潜伏在电脑上,那这一切安全措施都可能白搭!由此想到,有银行推出的“电子口令”卡,使用时是没有和电脑的物理连接的,是否很安全呢?我不是安全专家,我们只能自求多福了!
凡此种种,不由想到我们的电信网络,现在大家都忙于3G、IMS、NGN、FMC、三网融合甚至4G,手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手机里面也有CPU、内存、操作系统,也就是一个小电脑,而且功能越来越强!手机病毒已经初露端倪,因此,哪一天你的话费不翼而飞,并不奇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