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纸

(2023-10-10 15:56:36)
标签:

生活

文化

历史

休闲

时评

分类: 饭后茶余龙门阵

钱纸

何谓钱纸?在汕头来说,就是祭拜神明和祖先要烧化的纸钱。

文革前,我读初中二年级。文革初期,破四旧,立四新。有一次,澄海中学的几百个“红卫兵”,徒步到距县城5公里的“澄海纸厂”,俗称“苏南纸厂”。这是一家地方国营企业,产品其中之一就是“南金”,也即是“钱纸”。“红卫兵”的目的,就是要烧毁“钱纸”这些“迷信品”。此事当即惊动了县委,县太爷亲临现场,对“红卫兵”苦口婆心劝说做工作,才平息了事件的恶化。

钱纸正称为“南金”,是用玉竹纸截切成约10+20公分的长方型纸,按对折双头的中间贴上锡薄,纸的一半刷上槐花水,变成金黄色;不刷的,只有中间的锡薄是银色。一张钱纸就是偶意“金银纸”,祭拜后烧化给祖先在地下开使的钱纸。现在现代化了,有的人家不用钱纸,改用冥币,数额巨大。要我讲,正说是心里安慰,反言之自欺欺人。

钱纸上面贴的锡薄,是用锡打做的。1965年有次选飞,我是班里2个人选之一,到澄海县苏南体检,后来被淘汰。路经建阳一间锡薄作坊,观看一下。指甲大小的锡片,被工匠用手锤打成上千张的锡薄,这技艺精湛,掌握此技艺的人不多。那个年代,澄海苏南,潮安庵埠是闻名的锡薄加工集散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部队转业到澄海汽车站,那时苏南德邻的南金厂,每月都要我们派车,将南金运到珠海,经澳门岀口到东南亚。因为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和华侨的习俗与潮汕相同。

改革开放以来,民俗得以正名,不是封建迷信了。汕头人心诚则灵,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祭拜神明。每遇农历初二、十六,祭拜地主爷。每年的先人忌日,也是要拜拜的,还有时年八节。算下来,每月拜个5次算正常。拜拜后烧钱纸,所以钱纸的使用消耗量很大,这就催生了多少生产厂家,多少供应商家,多少销售店铺。汕头销售钱纸的商铺,多数分散在城中村和农村乡下。钱纸的品种也不断创新,越来越多。人在做天在看,信不信由你吧。

 

钱纸

钱纸

钱纸

钱纸


钱纸

钱纸钱纸

钱纸

钱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面食
后一篇:门房保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