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汤不换药
(2014-07-18 11:36:53)
标签:
安全汽车客运服务杂谈 |
分类: 交通安全益言堂 |
换汤不换药
反恐和维稳,是世情,也是国情之需。作为公共交通运输工具,也是社会极端分子制造突发事件的目标,从国际到国内,安全的形势还是严峻的。今天一早上网,除了马航在乌克兰发生空难外,偶注意到下面二则微博:
【莞佛紧急加强公交安全】广州301路公交车纵火案引发市民对公交安全的强烈关注。晚报君分别从东莞、佛山了解到,这两个邻近广州的城市已在加强公交车安全工作。16日,在广州公交事件发生后第二天,东莞交通部门迅速下发了相关文件。但有公交司机称,若可疑物品被放置在包裹里,很难看得出并排除隐患。
【公安部:严打严防地铁公交严重暴力犯罪】16日下午公安部副部长黄明主持召开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部署各地公安机关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切实加强地铁公交安全防范,确保安全。对在地铁公交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和携带爆炸等危险物品准备实施犯罪的,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依法严惩,决不手软。
对旅客和行李的安检,各种公共交通运输部门各行其是,宽严自有不同。据偶体验,民航最严,尽管从事故的概率而言,航空是最安全的,但因其如在空中出事,就最为惨烈。其次是铁路,各火车站对旅客和行李均有安检。地铁亡羊补牢,近年出了事后才有安检。城市的公交,一直是市民出行所需,长期以来相对安全,只是近年才发生人为制造事件。公交的安全确实是一道难题。车密度大,旅客多,情况复杂。
公路客运的安全问题,历来是事故多于突发事件。但交通运输部的文件,却明显存在安全的漏洞。如三级客运站以下的可以不配安检机。这样一来,如果有破坏分子要作案,他就可以在不用安检的三级以下车站乘车。
多年来,很多长途班车被司机承包,他们为了自身效益,就要提高实载,于是沿途抢客收客收货,这就存在超载和行李快货没有安检的安全隐患。近年来长途班车发生的几起重大事故,无情地印证这一残酷的现实。
现在政府部门不少,都有执法机构,但换汤不换药,龙多不治水。有的职能部门总把眼睛盯在车站,其实,车站的安全生产总体还是相对做得好的,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啊。偶以为,最重要是落实“人归点、车进站、站管车、交管站”。除了始发班车要在始发车站安检合格,坚持“一牌三单五证”报班,“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外,一是提高汽车客运站的门坎,所有车站都要配安检机,对旅客的行李和快货,一律进行安检。二是班车出站一律不准沿途抢客收客收货、宰客卖客甩客。这二条做好了,才能规范公路客运市场,发挥车站的聚客功能,减少国家的税源流失,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安全生产指数,提高服务旅客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