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泉加墨
(2014-07-16 17:42:37)
标签:
友情文化生活休闲记事 |
分类: 往事如烟忆当年 |
添泉加墨
偶写这个题目,大家可能搞不明白,因为成语有“添砖加瓦”、“添油加醋”、“添枝加叶”等,那有“添泉加墨”啊,应该说,这是偶“发明”的。加墨,意为书写文章,修改文章,记者本行。
从今年6月30日起,汕头火车站增开了汕头到重庆的快速直达旅客列车,进入暑运后,汕头站也增开了一趟到九江的临时旅客列车。考虑到K687∕K686重庆北至汕头的列车抵达汕头站已经是晚上7点半左右,此时大多数通往周边区县的公交车已经停班,为了给需要转乘的旅客提供更多出行方式的选择,偶站联合汕头火车站开通了免费接驳“雷锋车”,用于接送旅客到中心站转乘客运班车。
7月9日上午10:50后,偶在微信和微博分别发帖:“汕头市汽车客运中心站开展‘文明服务月’活动,争取职能部门和汕头火车站的大力支持,从7月2日开始,每天派出雷锋车到汕头火车站,免费接驳从武昌、九江、重庆到达汕头的列车,需要到中心站转车的旅客,受到旅客们的欢迎。汕头电视台‘今日视线’在今天上午派出记者全程采访。”并配9张照片。很快,省集团董事长马上点赞。客运管理部资料员小陈将偶的帖转发到偶站微信,当晚不少员工进行转发。
10日晚上9:20 偶在博客发帖《公铁接驳方便旅客》,报道此事。10日一早,汕头电台就率先报道此事。11:30,汕头都市报蔡记者在微信向偶发帖:“看到您新浪博客介绍得很详细,我们这边也来报道一下。”偶回:“好的,谢谢!”12日,汕头都市报以《免费接驳“最后1公里”》为标题,副标题:“‘雷锋车’接送来汕旅客转乘班车”作了报道,文中提到偶的名字。
12日下午2点多,偶从澄海返回汕头的半路,2次听到老手机响,一看是个陌生号码,偶在开车,就木有接听。当晚记起此事,打回去就听到一个久违而熟悉的声音,是原汕头日报林主任记者的,他开门见山说看到雷锋车免费接驳旅客的报道,才知道偶还在上班,约好近日见面叙旧。
14日汕头日报以《“雷锋车”无缝对接铁路汽运》为题进行报道,近日,市汽车客运中心站和汕头火车站联合开通“雷锋车”, 供从重庆、九江、武昌等地搭乘火车来汕的旅客免费搭乘前往市汽车客运中心站换乘大巴。
15日上午9时多老林有约,刚好偶木空,改约今天上午见面。老林木来前,班子正开经济分析会。再推辞就见外,10:40,接到老林电话,偶向陈董事长请假,下楼到候车室接。一见如故,他还带其女儿一起来。送偶一册《时代潮人》杂志。
偶和老林交流近年来各自情况,他比偶长8个月,退休后不搁笔,转移阵地干老本行。偶和老林的认识是以文会友,1995年8月,《汕头日报》和澄海市博士康食品有限公司举行“博士康”禁毒百家谈有奖征文活动,当时偶手痒痒就写《加强对青少年禁毒的教育》投稿,木想到9月7日《汕头日报》登出,同年10月获 “三等奖”。
过后不久,那时偶在货运总站当老总,老林骑辆旧摩托车,一溜烟跑到站里来找偶,说是要认识偶这个得奖的是长神马模样的人。话投机胜酒逢知己,君子之交淡如水。从此偶们有了交往,但从往不密,他曾二、三次主动向偶约稿。
无巧不成书,几年后,汕头一个患尿毒症的中学生急需换肾,老林一直追踪报道,在采访汕头一位大台商时,为此事牵线搭桥者是偶的老婆。好事多磨,几经努力,台商终于赞助巨款促成。
10年多来,偶木有主动找老林联系,但彼此心领神会,心照不宣。今天重逢,互诉衷情,一切都好。中午超过12点了,还木能请他吃饭,听他的改为日后两家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