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找因
(2013-09-10 17:39:16)
标签:
运输市场竞争休闲杂谈汽车 |
分类: 交通安全益言堂 |
体制找因
今天上午9:30,汕头特区某汽运公司的胡总来访,他是第一次到偶站,他的公司有一些车在偶站发班或配客,长短(途)不一,他不是为业务而来,是来叙旧的。2010年6月,偶们和偶站的陈董事长、老陈总曾到北京学习,参加国家交通部党校的培训,是短期的学友。回汕头后,偶和老陈总曾到胡总的公司拜访过他,后因忙各自的工作,平时也没肿么联系。
胡总先后在老陈总、偶、陈董事长的办公室小坐。先各自聊了公司的一些情况,还是胡总行,这几年他们公司是一年一个台价,现在已经发展成集客运、货运、物流、仓储、电商、代客、代货等业务,函盖运输的方方面面。为了这个基础,西方不亮东方亮,这边不行那里通,进可攻,退能守。胡总也是50开外的人了,偶夸奖他眼光远大、头脑灵活,思路超前。
因为偶们干的是本行,就有了共同语言。对当地客运现象,偶在多年前就概括为“大巴公交化、中巴的士化、的士长途化、公交自由化”。客运的一站多配、设点收客,同“车进站、人归点、站管车、交管站”背道而驰。这两年,国家交通运输部通报的特大恶性事故,如威海班车在河南信阳火烧车,死了41人,原因就是司机半路收客收货、危险品引燃之故。现在已将客运列入高铖行业,抓安全生产,车站是重点,车站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偶以为,客运的关键是要杜绝司机半路收客收货、私拉滥载才行。车站的门坎要提高,不能二级以上车站才设安检机,本身上级的规定就存在安全的漏洞。由于客运、货运运力的严重过剩,造成压价超载,恶性竞争,正规的企业守法吃亏,举步维艰。
对此胡总也有同感,也反对半路收客、私拉滥载。他谈及货运,8吨车出厂只标1.99吨,因为很多城市限制2吨(含)以上的货车进城,汽车厂就是为了迎合车主的需求。而8吨的车,往往拉80吨的东东。不超载,司机没钱赚;而超载,路就压坏了!不超载,事关国计民生的粮食,可能也要涨点价,因为运费提高了啊。说一千、道一万,真正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运输企业为数不多。如果守者自危,违者生存,甚至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体制的原因吧?!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到体制,投鼠忌器,不知上面对此有何认识?偶们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