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停车难
(2011-08-10 12:59:43)
标签:
停车难汽车安全社会人生生话文明休闲杂谈 |
分类: 锦绣河山家乡好 |
缓解停车难
7月29日《汕头日报》报道:38名市政协委员认为:“停车难”已经成为汕头特别是中心城区交通的一大难题。“停车难”造成乱停车,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道路秩序和市容市貌;“停车难”给市民生活造成很多的困扰,目前,市民开车出门,最为担心不是碰上塞车,而是找不到地方停车;对于那些买不起车位的车主来说,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找个地方停车,否则连家都不敢回。建设幸福汕头,务必化解像“停车难”这样既影响城市管理又困扰百姓生活的问题。
随着我市“治摩”的开展,市民的私家车数量大幅增加,因此,解决“停车难”问题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市政协委员们分析,造成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有四个:规划上忽略长远的停车需求;使用上缺乏灵活机动的办法;管理上存在该罚不罚的盲区。如何千方百计地扩容城市的停车空间?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市政协38名委员联合提出七点建议:充分做好城市停车规划;推进立体化停车场建设;构筑停车产业化发展平台;建立高效有序的管理机制;争取短期内扩大泊位供应;严肃处理设置障碍物的行为。
其实,早在4年多前偶就在博客上帖:(2007-07-23 00:58:50)为缓解停车难献策(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5fb1901000cc4.html)
对照汕头市政协委员的建议,偶将帖中雷同的删除,复制如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小车越来越多,造成汕头现在停车真难,不少小区在门口挂着“车位已满,禁止进入”,或是“非固定车位车辆不准进入”。不单外来探亲访友的车要吃闭门羹,就是住在小区的业主也无苦奈何,只好将车停在小区门口两边的马路上。这样一来,还得担心车被盗或交警抄牌,所以,“有车一族”成了“烦恼一族”啊。
停车难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之故,偶以为,要缓解这个市长头痛,交警手痛,车主心痛的问题,只有综合治理才行。首先领导要带头,小车的定编不能松,绝对不能超编!
交警在执法上,要以人为本,多点人性化的管理,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一刀切,以罚代管。比如,多数小区现在的停车位严重不足,是否可以在小区周围划出一些临时的停车位?在夜间让小区的业主有偿停车,在次日上午8时前驶离,这完全不会烦碍交通。
过去设置的咪表,后来管理不善废弃了,现在完全可以向社会招标,让实力较强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来接手,再投资和管理,服务车主,这对汕头城市的交通管理是大有好处的。
当前,偶以为有一条捷径可走,就是除了军事单位、党政、司法机关、保密部门、学校外,所有的单位都应向全社会有偿开放停车场!这些停车场如果不对社会开放,就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大家想一想,一下班,各人都将车子开回家,而居住的小区又停不下车,如果附近的单位可以停车,不就是双蠃!其实有些单位不用增加人力,就会多一笔收入,何乐而不为?是怕麻烦,还是观望?这就要政府有个明确的态度了!
偶以为,大力发展小车,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汕头的公共交通是严重滞后的,要公交优先,就要政府给政策,财政要给钱,不能只挂在领导的嘴上,光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汕头的禁摩也要继续做好,一抓到底,不能时紧时松。要请专家、学者、行家认真测算汕头的汽车饱和量,做到心中有数,在必要的时候,是该考虑限制小车了!
还有一条,就是司机要不断提高自身子素质和驾驶技能,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人方便,与己才方便,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乱停乱放,停车就要停到位,停好车,让出它车的出路,不堵车,不多占位子。”
偶这个帖,不少网民认为是好点子。2008年1月26日,此帖获汕头市委宣传部和市直工委主办的“我为汕头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网上征文纪念奖;2008年3月29日摘登在《汕头特区晚报》。
据今日《新京报》报道:“北京西城11个党政机关停车场非工作日开放、东城26条胡同开展规范停车单行单停试点……为解决停车问题,城六区采取新、改、扩建停车场等措施增加停车位,并多方协调实施错时停车解决小区居民停车难。
西城还鼓励医院、文化体育场所、商业配套停车场等单位和相邻的居住区进行错时停车,如北大医院60辆职工车白天放在华裕园居住小区内,将医院内的停车位全部预留给就医人员,夜间医院部分车位向周边小区居民开放。目前,西城区协调了11个党政机关大院停车场非工作日对周边居民开放,如市政府槐柏树街大院停车场及其南侧办公区停车场,非工作日都对周边居民开放。”
北京西城政府带了个好头,偶还不会脑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