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之事不用争
(2010-11-10 17:15:38)
标签:
教育道德社会人生生活文化文明休闲杂谈 |
分类: 饭后茶余龙门阵 |
让座之事不用争
近日,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位老大爷站在身边的事件,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些中学生纵有千条理,不及道德大道理。
虽然这样的事情不是普遍发生,但在全国各地也是时有发生,汕头也曾发生并曝光过。我国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 “助人为乐”的思想。但是今天,中学生“集体不让座”事件,是对我们的教育和家庭及社会的一次考验。
偶记得,偶在学生时代,当时学校提出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是放在首位的。而现在,德早已退居二线或退休了,要分不要德,考分考分,学生命根。以分取生,以分为人,以分为大。结果如何呢?不少学习成绩好的,最后漂洋过海,当假洋人了。而海龟的,少之又少。什么爱国主义,什么革命传统,似乎都是空中楼阁,风马牛不相及。连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座位”还视而不见吗?可以说,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城市家庭中,不少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世就受到家长和长辈们的溺爱,成了小皇帝,小太阳,小开心。关心和爱护下一代,这本身没有错。而现在的误区,一是家长和长辈认为他们自己吃了很多苦,不想让下一代再吃苦,所以对下一代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二是下一代认为时代不同,长辈吃苦是以前的事,轮不到他们再吃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月光啃老,不怕害羞。这是有的家庭放任的结果。
我们的社会过去提倡的“学雷锋,做好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尉然成风。而现在又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方向发展了。有的做是好事不落好,还惹了官司;做好事吃亏,费力不讨好,很多人想做好事而不敢做好事。“各人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成为某些人的信条。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能让自私自利的东东占上风。
偶想,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和满足的情况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不能丢,革命传统是不能丢,社会道德是不能丢,这是偶们的根,这是偶们的魂,非薪火传承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