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白”刻不容缓
(2010-08-25 13:08:37)
标签:
禁白社会生活民生健康文明时尚安全杂谈 |
分类: 饭后茶余龙门阵 |
“禁白”刻不容缓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带来了餐饮业的竞争,竞争改善了服务。肚子饿了,一个电话打去,马上就有快餐送上门来。用笔者语言,食快餐不离“三兄弟”: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筷子、塑料背心袋。而使用这些,都同环保格格不入。
最近,国家经贸委要求各地餐饮企业立即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国饭店协会要求全国各饭店、餐饮企业立即行动起来,坚决贯彻执行。
纵观我市的餐饮业,特别是快餐店,目前还是以使用发泡塑料餐具为主,超市也不例外。资料显示:发泡塑料属于“不能重复使用或难以再生利用的制品”,其再生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利用价值小,在自然环境中200年不能降解,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同时,还会损害人的肝肾功能,造成内分泌系统紊乱,男性生育机能下降,危害心身健康。因此,发泡餐具称之为“白色污染”。
日本人发明一次性筷子,但他们却不砍自己的树木,全靠进口。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用一次性筷子9000万双,平均每天要“吃掉”61.6亩森林。说我们是森林的“蛀虫”实不为过。陕西省从今年6月1日起全面禁用“一次性筷子”。
汕头作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自身有“绿恒”公司出产的环保餐具。三年前,笔者一位在烟台任副市长的战友就曾带队来汕引荐汕头的可降解塑料背心袋的生产线和技术。我市在这方面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但为什么我市的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背心袋屡禁不绝,究其原因就是利益驱动和宣传不广及执法力度不够。使用环保餐具虽然成本高一点,作为餐饮业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让利顾客来消化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社会效益,这是经营之道。宣传媒介要大张旗鼓开展“禁白”的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该加强执法力度,象前几年禁炮禁鸣那样,做一件,成一件。今年是绿色消费年,我们汕头市完全应该先声夺人,先走一步,在“禁白”上下足功夫,使环保模范城市锦上添花。
2001年6月23日
这是一篇旧作,现在看来,尚末过时,翻出来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