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龄的加减乘除

(2010-08-09 12:46:31)
标签:

年龄

人生

生活

文明

文化

休闲

杂谈

情感

分类: 谈情说爱知心话

年龄的加减乘除

再过一年,偶逢甲子,按劳动法,偶得退休。偶已干了40余年,剩下这一年,就是倒计时也只有300多天。有一成语:“度日如年”,形容日子很不好过,岁月难熬。偶现在很好过,闭上眼是一天,睁开眼又一天。时光不能挽留,偶倒要日将年度,以日为年。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不少,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就有“古稀之年”的别称。

古人对时间描述很多,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偶的工作时间来说,确实所存无几。这一减法不可抗拒,但偶问心无愧。“知足一生得自在,静观万类无人为。”

人的寿命以百年为极限,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提高,平均寿命也在七十五岁左右,就是八十岁的也不少。满打满算,偶生命的终结可能也就是还有二十年左右。“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这二十年倒起来算,活一年,少一年,增一岁,这里既用减法,也用加法,就是越活越年轻:)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如果真的还有二十年,这二十年代表青年,老帅哥一个,这倒要比当年的二十岁成熟得多。是晚秋的黄金时代,正宗的夕阳艳红。偶要将一年当成两年用,这是乘法,这“四十年”,就是偶的生命的一半了。

一个男人按工龄在四十年左右,每年除去双休日、节假日、各种休假,最多一年的工作日只有250天。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内,你可能还上卫生间、抽烟、偷个懒什么的,能认真干足5小时就满不错了。一年下来,你的工作时间就只有1250小时,再除于每天法定8小时工作制,老伙计哟,你一年的工作日就只有156天,不到半年啊。“百年休问几时好,万事只从明日看。”向前,向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劳有所获
后一篇:营业时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