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风情录之四:阅尽五溪烟

石屏山苗疆明长城

上面就是四官殿
(接上集)沿着古巷上行,可以登上石屏山。山不高,不过爬起来还是蛮费劲的。山上有四官殿,供奉着白起、廉颇、王翦、李牧四大
战神。镇远人真奇怪,连坑杀了四十万赵卒的白起也供了起来。
石屏山顶骑着蜿蜒起伏的明代苗疆长城。和湘西凤凰的长城一样,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为统治苗疆而建的,斑驳的残墙石壁显示了岁月的久远和沧桑。
站在苗疆长城的尽头俯视,悬崖下是两山夹峙着的舞阳河,河上的祝圣桥与中和山畔的青龙洞尽收眼底,镇远城更是一览无遗。
在长城头
两山夹一河

一览无遗

祝圣桥与青龙洞

祝圣桥建于明朝中叶,至今仍让镇远人津津乐道的是祝圣桥亭上的那幅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辟开重驿路,缅人骑象
过桥来。”虽无从考证缅甸大象的进贡,究竟是在汉朝抑或是在明朝。但,镇远通达南亚,连接四方的战略地位是很早就确定了的。
站在舞阳河对岸远眺青龙洞,就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高悬于山水天地之间;碧绿的江水在山下静静地流淌,蓊郁的山崖上镶嵌着一个精致而庞大的烟雨楼阁,青烟飘飘渺渺地袅袅升起,引发出神静心清的无限遐想。
如果镇远能够代表一种多元、中和文化,青龙洞无疑是镇远的精
华荟萃所在。青龙洞由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祝圣桥等建筑组成,古建筑依崖傍洞,贴壁凌空,结构精致典雅,有“黔东第一洞天”之称。
从山脚向上仰望,青龙洞群阁挺立孤山之上。重楼危殿,层叠而起,参差错落,利用悬崖峭壁的天然地势,将深沟、浅壑、溶洞等地理因素,用一座座殿堂,一处处亭台巧妙地串联起来,洞中有阁,阁中有洞,合纵连横,上下联接,曲廊迂径,层叠互通。远处望去,真有些凌空飞檐,恍然悬挂的巍峨气势。
青龙洞精巧的建筑,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通过青龙洞所体现镇远的那种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更令人震撼。释迦牟尼、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观音菩萨、尧、舜、禹、药王、财神、雷神、张三丰、吕洞宾各路民间诸神和正教诸神,都在中和山前这些凌空飞悬的殿堂里相安无事,欢聚一堂,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据说,镇远人见神就拜,甚至连道士与和尚都分不清呢!

洞中天地

紫气东来

明代祝圣桥

到了镇远,就不能不荡舟舞阳河。舞阳河是湖南沅水上游支流,
在汉代时称为五溪,所以聚居于此的苗族等被称为“五溪蛮”。
舞阳河山青水秀,风光宜人。乘舟游荡其上,但见两岸绿树流碧,山峦滴翠,瀑布飞流,奇峰百态;时而一线峡谷,时而广阔平湖。这里山不高,水不宽,但山的高度,水的宽度与人的距离恰到好处。使你不会感到山的压迫,水的浩茫,而是给你一种亲近感。人随景动,景随心移,让你流连忘返,让你有用五溪清水洗尽人间烟尘的感觉。

峡谷瀑布

孔雀开屏

景随心移

(本篇完
下篇天下第一苗寨)
一.观吴佩孚批示有感
(随感杂谈
共四十一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