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与石油城感谢新浪草根名博[旅游海外]、文化博客[照片收藏]、博海无涯[文史人物]推荐

七点三十七分的日出

在二一七国道上

一片开阔地

克拉玛依油田
汽车奔驰在217国道上,眼前一片开阔。导游编的顺口溜,既朗
朗上口,也与时俱进:“不到北京不知道什么叫官大,不到深圳不知道什么是钱多,不到新疆不知道什么为地广”。新疆真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汽车跑了老半天,也常常见不到人烟。
新疆的俗话说:“长草的地方不出油,出油的地方不长草。”还真有几分道理。凡是看到有牧场,有
牛羊的地方,就没有什么油田;凡是有油田的地方,必定是赤地千里的大戈壁。
“看!这就是克拉玛依油田。”导游大声提示我们。只见公路两边排列着一台台橙黄色的机器,摇臂在一上一下地运动着,真像磕头一样。导游说,这就是“磕头机”,正在从油井里抽油呢!这可不像以前
我们在影视中见到的景象:高高的井架,宽阔的井台,轰鸣的机器声,手握工具的石油工人和黑色的原油喷涌而出。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现代油田的模样。哈哈!原来是自己的视野太狭窄了。
一排排银光闪闪的输油管道,正显示了戈壁滩的新变化。我在暗自猜测,这太概就是西气东输的源头吧!
汽车并没有开进石油城,我们在奔驰中欣赏克拉玛依百里油城的风光。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下。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啊!哪里就是我的家!”这首中学生时代,听过唱过的特别豪迈的《石油工人之歌》,随着车窗外飞闪过去的景色,依稀一遍又一遍,久久地在耳边不断迥响……

储油库

磕头机

工作场

工人们

输油管

石河子

摘棉花

返回乌鲁木齐
(本篇完
下篇:走进火焰山)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
一.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一条鸿沟造就了大汉王朝
(随感杂谈
共四十四篇)
三.影像深圳
(生活印象
共十三篇)
四.新西行漫记之九:鬼斧神工魔鬼城
(旅游散文
共九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