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布尔津感谢新浪草根名博[旅游海外]、新浪论坛[文化漫谈]、博海无涯[文史人物]推荐置顶

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216国道
一
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走进大戈壁

沙漠卫士

天苍苍,野茫茫

一片苍茫都不见
西域之旅,大量时光都消耗在路途上了。这是我的深切感受!我们这次新疆之行仅限于北疆(南北疆以天山为分界线),如果还要去南疆的话,真不知有多少时日还会耗费在路上呢(当时被告之南疆最好缓行)。不过这样也好,沿途可以领略戈壁风貌。
因为下一个目的地是喀纳斯,因此,必须穿越准葛尔盆地东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当我们的车沿着216国道进入戈壁滩时,一望无际的辽阔便展现在眼前。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呵,不身临其境是很难感受到的!脑海里立即蹦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苍
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难见牛羊)。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其它的沙漠不同,完全不是流沙遍地走,黄尘敝天日的景象。它是一道道镶嵌在褐色大地上,象自由伸展的树枝一样,长达数十公里的黄色沙砾垄。垄间的褐色是被结皮、地衣和一些低矮的植物固定的沙砾面。这里沙漠状态是固定和半固定的。
行走戈壁滩最深刻的感觉是:茫茫旷野不见边,奔驰良久无人烟。值得庆幸的是,随处可以见到被称为“沙漠卫士”的红柳、骆驼刺和地衣,以及远处公路上奔跑的汽车;它们给空旷的大戈壁带来了生
气。没有到过戈壁滩,很难体会到大漠的空旷。好在216国道是沿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延伸的,要是走到沙漠中心,真不知会是什么感觉?望着这漫无边际的沙砾,仿佛看了到当年西去东来商人的驼队,取经的僧人是如何挑战生命极限的。
遗憾的是在这里没有看到胡杨树,据导游讲;生长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的胡杨树,主要生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的戈壁滩生长的主要植物是红柳和骆驼刺。不过,能看到这些在干旱的大漠,顽强生长的绿色生命也是值得欣慰的。清代纪晓岚被贬新疆时,曾写诗赞美红柳。诗曰:“依依红柳满滩沙,颜色何曾似绛霞。若与绿柳为伴侣,腊梅通谱到梅花。”
640公里的路程真难熬呵!途中汽车在一个称火烧山的地方停了下来,一是让游客休整休整,二是让大家方便方便。视野开阔的红色石碛地,那能方便。据说,这里很多年前,地下矿藏自燃起火,烧了很久火才熄灭。于是,就有了整个山体像烧过的废砖窑一样的火烧山。一路都是苍茫,到了北屯兵团范围内才出现了真正的绿色。
晚上接近九点时,到达布尔津,天还没全黑。本来还有去五彩滩的打算,这下只能等从喀纳斯回来时再实现了。

一望无际

火烧山

真正的绿色
二
夜宿布尔津

八月三十一日晚八点十分景色

晚八点四十三分的布尔津
布尔津蒙古语有“奔腾的河流”和“口吐白沫的骆驼”双重含意。为什么北疆很多城市都用蒙古语命名?看来,成吉思汗的祖先和子孙们,在这里的统治影响还是很深远的。从西汉开始,这里便是匈奴的牧场;鲜卑、柔然、突厥等部落曾驰骋游弋在这片草原上;到了元代,这里成为窝阔台的领地;明代为瓦刺部所辖;清代厄鲁特蒙古准葛尔
部、阿尔泰乌粱部先后驻牧于此。难怪北疆的城市大多以蒙古语称谓。
布尔津属阿尔泰地区,是去喀纳斯的必经之地。也许是喀纳斯名气太大,这个风景优雅的小城,往往被人们忽视了。
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城,临街建筑都是哥特式风格,不经意你会以为到了异国他乡。这里干净整洁,安静典雅。坐了几百公里路的汽车,能在这里歇脚,还真别有一番滋味。瞧!我们住的旅馆都像别墅似的。将近晚上九点了,我们还没吃饭呢。不过,听说等一会有喀纳斯湖的特产-大红鱼上席。

宛如童话中
(本篇完
下篇:情迷喀纳斯)
请点开以下文章,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
一.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一条鸿沟造就了大汉王朝
(随感杂谈 共四十四篇)
三.印像深圳
(深圳记录 共十三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