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初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怀念的是汉朝名将‘飞将军’李广。李广在边关为太守时,匈奴非常惧怕称为‘汉飞将军’,几年不敢犯边。然而,他的孙子李陵却留万世骂名。尤其是宋末元初章回小说兴起后“杨家将演义”在大众中流传,其中有杨业碰碑一节;描写北宋名将杨业被辽兵围困狼牙谷不愿投降,大义凛然,碰李陵碑而亡,更反衬了李陵兵败变节不为人耻,使得李陵变节的恶名流传更为广泛。
为了使读者了解李陵变节的情况,现将汉书中李陵兵败的故事译录下来(见汉书李广苏建传)供读者阅读分析。
汉武帝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武帝下诏给李陵,准备让李陵负责贰师将军的辎重。在未央宫武台殿李陵磕头请战:“臣所率屯边军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能擒虎射雕。愿自挡一面,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不使匈奴专门对付贰师将军。”皇上说:“将军不喜隶属别人,但我发兵太多,没有骑兵给你。”李陵答:“不需要骑兵,臣愿以少击众,以五千步兵奔袭匈奴王庭。”皇上壮其志同意李陵的请求。因此下诏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军在半路迎李陵军。博德以前为伏波将军也不愿为李陵属下,上奏说:“现在秋天,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李陵屯驻至春天,将率酒泉,张掖的骑兵各五千人,同时袭击东西浚稽山,必可擒虏。”奏章上后,皇上大怒,怀疑是李陵后悔不想出战而教博德上书,于是下诏给博德:“我想给予李陵骑兵,李陵说‘想以少击众。’现在匈奴进入西河,令你引兵到西河,挡住钩营之道。”下诏给李陵:“以九月出发,军出遮虏鄣(关名)。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察匈奴。如果没有见到,就随浞野候赵破奴从原道到受降城休养士卒。同时派驿骑传书报告。为何要博德上述春天再战。”于是,李陵率其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关,步行三十日,至浚稽山驻营;绘图所过山川地形,派麾下骑兵陈步乐还都报告。步乐被召见,汇报李陵所率将士愿出死力的情况,皇上非常高兴,封步乐为郎官。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