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邢剑君
邢剑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51
  • 关注人气:2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Everyman·《世人》

(2008-06-07 00:58:16)
标签:

everyman

世人

道德剧

宗教剧

非职业

戏剧

研修会

杂谈

    Everyman 是英国中世纪的一部宗教剧。因以宣传教义、道德劝诫为主要目的,故称为道德剧(Morality Play)。把各种道德品质拟人化,通过寓意手段来表达,这是道德剧的一个特色。Everyman的作者已经不可考证了,但当时相类似的道德剧有很多,Everyman是最著名的一部,也是至今在欧美舞台上经常上演的为数不多的中世纪宗教剧。
    Everyman 的情节简单:死亡受上帝派遣,召唤everyman到天上对他在世间的所作所思交帐。面对死亡的突然来临,everyman没有准备,希望能找到伴侣陪伴,友情、亲情、金钱等纷纷拒绝,最后只有良善愿意陪伴,everyman通过忏悔,获得救恩、最后从容离开人间。

                 关于Everyman·《世人》
    Everyman探讨了人在世间的生活与对待死亡和死亡后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宗教色彩。这类文艺作品的出现与当时瘟疫流行、人们普遍惧怕死亡的历史背景有一定关系,它结合天主教的教义,教导如何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在对普通民众的道德教化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但作为戏剧史上的一个经典剧作,它已经超过天主教教义的范围,死亡、美德是任何一个时代和信仰所涉及的主题。在佛经中,也有记载类似的寓言:商人要远行(走向死亡),四个妻子中他最钟爱的三个都不愿陪伴,愿意前往的是不被重视的妻子,寓表他的内在的德行。从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上看,只有在对死亡的了解、在心智上接受的前提上,才能远离恐惧,获得平安。
    Everyman剧作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拟人化上,它为抽象的人物赋予很多生动的细节和个性特点;剧本本身是采用韵文体写成的,文字很优美。从剧作结构发展上看,Everyman对死亡的态度是有逻辑性和心理依据的,是一个心智、精神和心灵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恐惧、拒绝、拖延,讨价还价,到后来的绝望、接受、精神上的预备和从容。
    也正是因为Everyman超越时空的特点和艺术性,它已经成为戏剧史上有很大影响的剧作。在贝克特的《终局》等许多有名的剧作中甚至可以看到此剧的影子。有些剧本甚至直接从它改编而来,例如奥地利戏剧大师莱因哈特在萨尔茨堡的轰动性改编本演出。Everyman早就走出宗教场所,在各种舞台上用各种方式演绎着。 


   我很早就对Everyman产生了兴趣,后来曾请擅长文字翻译的彭晖女士专门翻译成中文《世人》,也曾为北美的教会改写成供演出的短剧。今年为了第四届非职业戏剧研修营的学员能够结合研修内容有所实践,我带领大家排演了《世人》。在这次研修营里,我涉及了戏剧演出的风格化问题,让大家尝试了非现实主义的演剧手段,还有面具和仪式性的东西。所以世人的演出主要是结合所学内容,在仪式性和风格化上让大家尝试和体验舞台。由于时间太紧张,虽然也演出了,但严格意义上说,这只是一次出于教学需要的练习,一些想法没有来得及实现,比如歌队的运用、表演形式的创新等,尤其是世人一角的处理,没能实践开始的想法——由多人扮演。参加的学员虽然“浅尝辄止”,但另我高兴的是,他们对演出和此剧有了更浓的兴趣,希望再排。一些戏剧界的朋友知道我排演此剧后,也鼓励再演。于是我把此剧定为今年研修会演出的一个重点。很遗憾我没办法参与,特别请对戏剧有很大抱负和热情的颜永祺来作导演的工作,永祺虽然很忙,但还是欣然接受了。
    如何在仪式性和与现实关照上寻求一种平衡点,是这个剧演出上的难点,也是需要导演下很大功夫的地方。我希望早日看到永祺和学员们的新的创作,也祝愿他们排练顺利、演出成功。

 

          关于Everyman·《世人》

                       非职业戏剧研修会学员的实践演出《世人》

               关于Everyman·《世人》

                        最近在萨尔茨堡艺术节上演出的《Everyman》剧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