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谦
刘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40
  • 关注人气:4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此“邮筐”(随笔)

(2011-08-28 05:59:58)
标签:

邮箱

邮筒

邮筐

收费

杂谈

        http://s3/middle/4c4078aahab83de229c52&690

            如 此 “邮 筐”随笔

 

要说“邮箱”,“邮筒”,尽人皆知,可是谁又听说过用箩筐收信的“邮筐”呢?

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里,就有这么一个“邮筐”:凡是寄到该村的私人信件或其它邮件,尽管地址,姓名,邮编准确无误,邮递员却并不送到收件人的家里去,而是遵照村长大人的吩咐,一律扔在村长家的一个箩筐里,谁的邮件谁去取,但必须收费。于是,这个专装邮件的箩筐,便成了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邮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不知道可否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按说代受邮件并不新鲜,比方说传达室,收发室这些地方不就代收邮件吗?可是谁又听说这些地方取邮件要收费的呢?如果到村长家去取邮件也不收费,甚至无偿地把信送到收信人家里里去,那么这个别出心裁的邮筐就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可以誉为“爱心邮筐”。问题就出在要收费,即使费用微乎其微,也让人难以接受。

对村长家的这只“邮筐”,村民们尽管不满意,可全都敢怒不敢言。有了邮件或者是包裹之类,只好忍气吞声,老老实实到村长家去取,并如数交上叫不出名称的冤枉钱。

直到有家报社的记者,到该村采访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只怪怪的“邮筐”,并公开披露,登在报上以后,这位村长才不得不取消这只由来已久的“邮筐”。只是没有勇气承认错误,便嫁祸于老娘。硬说这主意是她出的,这事也是她干的,言外之义是与他无关。究竟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不过,村民们到他家去取邮件的时候,蹲守在“邮筐”边上坐受渔利的,倒的确是村长他老娘。可是,如果儿子不是一村之长,那么老娘又岂敢立此“邮筐”?

此事虽说既可气又可笑,但毕竟不是什么大事。细想起来,比起那些仰仗老子或儿子的特权巧取豪夺,大发不义之财的大贪官和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来说,这位老娘的“邮筐”又何足挂齿?她所获得的蝇头小利,就更是不值一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承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