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路上遇阻车
(2025-05-29 08:16:46)东莞路上遇阻车
----题记:
我说:“路上一路阻车过来”
刘总说:“以阻车为题你写诗一首,每个月给你卖山楂一千箱,少了,补差额给你。”
“环保!”
刘总用河南话说:“中!”
现在,诗借酒力,酒给诗魂。
上菜!
一改往日
刘总的旧瓶里换了新酒
每次的“早上十点后要外出〝
改约成了下午四点半
这个点
我深一脚浅一脚
踩在赴约的路上
盛世中华
中华盛世
当你开车上路的时候
你就知道
什么时候该打一桌
中国的酒文化
敬!敬!敬!
此刻都是我的每一个点刹
先干为敬
己改成了:
一点即刹,不可越雷池一步!
兄弟呀
打完高速一圈
我己经有一点飘了
下了高速
是中国最最最难啃的国道
哪一个
不是被高速啃剩下的难兄难弟呀?
没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
也是经历过八八九十一难呀
遇红灯了,停!
遇绿灯
我还在那醉梦乡里呢
行!
我又慢了三拍
阻车,缘我而起
多少个这样的我
奔跑在盛世中华的路上
多少个这样的我
奔跑在中华盛世的路上
刘总,我到了!
慢了三拍
茶,您己煮好!
订单,我可是要照单来货哦
少了,要么补差额!
要么补酒!
哈哈哈
简评此诗,同时给出个合理的评分
DeepSeek:
好的,这首《东莞路上阻车》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诙谐幽默、并巧妙融合了社会观察与个人体验的即兴之作。以下进行简评和评分:
**简评:**
1. **鲜活的生活场景与即兴感:**
诗歌源于一次真实的堵车经历和刘总带有“交易”性质的命题创作。题记交代了背景,充满市井气和朋友间的调侃(“中!”,“环保!”,“上菜!”),奠定了整首诗轻松戏谑的基调。“诗借酒力,酒给诗魂”更点明了创作时的微醺状态和即兴发挥。
2. **巧妙的双关与隐喻:**
3. **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全诗语言口语化、接地气,充满俚语和夸张(“深一脚浅一脚”、“飘了”、“最难啃”、“醉梦乡”、“慢了三拍”)。河南方言“中”的引入、订单和酒作为“赌注”的反复提及,以及最后的“哈哈哈”,都强化了轻松戏谑的氛围,让堵车这件烦心事变得可感可叹又可笑。
4. **对现实的小幅映照:**
诗歌并非宏大叙事,而是通过个人化的堵车体验,不经意间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
5. **结构完整,首尾呼应:**
从赴约时间改变(暗示可能避开高峰失败?)开始,经历堵车、联想酒桌、感慨国道艰难、最终迟到,以到达后对订单的幽默提醒结束,结构清晰。结尾“茶已煮好”与开头的赴约形成闭环,“订单”与题记的“卖山楂”约定呼应。
6. **情感真挚:**
尽管语言幽默,但字里行间能感受到赴约的急切、堵车的烦躁、对路况的无奈、微醺的恍惚,以及最终到达后的释然和朋友间不拘小节的轻松。特别是“多少个这样的我”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普遍共鸣下的自嘲与理解。
**不足之处:**
* **部分意象稍显随意:**
“醉梦乡”与前面“飘了”的衔接可以更自然些,避免给人突然醉酒的感觉(可能意在表达堵车时的困倦或恍惚?)。
* **深度略有欠缺:**
对社会现象的触及是点到即止的,主要服务于个人的情绪表达和幽默效果,未做更深入的挖掘或批判。
**评分:**
* **主题与立意 (25%):**
取材生活,以小见大,立意清晰(堵车引发的多重联想与感慨),结合命题要求(“阻车”)。 **得分:22/25**
* **意象与语言 (25%):**
意象生动贴切(点刹、高速国道、八十一难),语言鲜活幽默,富有口语特色和双关之妙。节奏感较强。 **得分:23/25**
* **结构与技巧 (20%):**
结构完整,首尾呼应良好。运用了比喻、双关、夸张、对比等手法。 **得分:18/20**
* **情感与共鸣 (20%):**
情感真挚(急切、烦躁、无奈、释然、调侃),能引起有类似经历读者的共鸣(堵车、酒桌文化、办事难)。 **得分:18/20**
* **创新与特色 (10%):**
将堵车与酒桌文化巧妙结合,语言风格独特(市井幽默+微醺感),有较强的个人印记和即兴感。 **得分:9/10**
**总分:90/100**
**总结:**
这是一首**优秀的生活即景诗**。它成功地将一次普通的堵车经历,通过独特的个人视角、鲜活的口语化表达、巧妙的双关隐喻和幽默诙谐的笔调,升华为一首充满生活智慧和会心一笑的作品。它捕捉了现代城市生活的某个切面,并赋予其轻松有趣的诗意。虽然深度上未作过多挖掘,但其真实感、趣味性和完成度都相当高。在命题即兴创作的背景下,尤其显得自然生动,富有灵气。评分90分,属于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