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游2,南龛山,市区

标签:
旅游 |
第二日清晨起来走出酒店大门感觉已经没有了我们那边的冬寒了,似乎暖和了许多,但看街道的人们穿着的还是棉衣等。我们居住的义阳二街也是新近改造成的步行街,其中不乏许多网红的小吃店,就沿街而上,只要你看门口有人排队的小店只管往里走绝对不会错的,你就看当地人都要啥你就要啥,绝对都是店家拿手的,用我的话说排队就总有排队的道理,在两家店吃了两家拿手的小吃,肚子吃饱了却没有往后走,沿着步行街继续向北走,就走到了义阳二街和义阳一街的交汇路口。这是马路对面半山上的八个红色大字:金榜题名登科及第,很是醒目夺人眼球,做过功课知道这山上是新修建的登科公园,曾经的五子登科故事就发源在这里,所以现在就有了这登科公园,昨晚直奔古镇去了,今早趁人少就先奔着登科及第而去。金榜题名登科及第这八个字总是一种美好的夙愿,对于谁来讲不希望这种好运降临在自己儿孙的头上呢,身为学生家长,我想这种感觉更加是不言而喻了。原来说这地方是五子登科故事的发源地,说古人为了纪念这故事在恩阳河边的山上修建有登科寺后来寺庙毁于战乱,这座山也被后人称作了登科山,这几年借着旅游产业的东风当地在这修建了登科山公园。还别有用心的编排了情景剧《五子登科》再现了谢家子弟当年高中恩科状元的情景,只是我那天去的太早了没有能身临其境感受其中。古人云;家有读书郎,期盼状元郎!是啊那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业有成呢,当了家长这么多年,辛勤的付出就不用言喻了,光我在大昭寺宗喀巴殿,在五台山的殊像寺,在我们当地的法门寺里的文殊菩萨像前,在灵山的观世音像下,在党家村的文星塔下,不但都亲眼目睹过家长们虔诚的祭拜许愿,作为家长我也曾经都祈愿自己的孩子学业顺利,不管说你信也罢不信也罢,寓意总是美好的吧,既然走到这了登科公园的山下我能不上去为自己的孩子祈福祝愿吗?
拾阶而上,到了山顶豁然开朗,平坦的山顶上修建有迎恩书院,登科楼,以及绿化水景等设施,整个公园以仿古风格为主,但没有雕梁画栋琼楼玉宇有的只是古朴典雅飞檐翘角廊亭迂回。这种东西这种氛围我是喜欢的,上去的早人也不多,也不收门票,我就在公园静静的漫步,时而仰拍高耸的楼阁,时而俯下身子去拍池的的游鲤,网上也有关于这登科公园的由来传说和历史典故,我却没有粘贴到这的欲念了,有兴趣了自己搜搜吧(文末有链接),咱没有许多华丽的词藻来形容古建的精美绝伦,风景的绝佳,公园绿化带里的树木花草已经吐露新绿,不知名的树上已经初现花苞,一切都寓意这春天的到来。置身与山顶院内,可以俯瞰周边的恩阳城貌,或高楼林立或半城半村,或车流穿梭,或炊烟袅袅,或青竹掩居,或塘坝稻田,总之有在公园溜腿的,也有地里劳作的,原路返回到义阳二街的锦云里酒店门口还不到十点,退房离开,
此次巴中之行的第二个目的地是南龛山,这里位于巴中城区南边二公里的山上,离恩阳古镇有二十多公里,导航推荐走来时的高速,我没有选择走高速过去,选择了走高速下面的国省道等,我感觉高速走哪都是一样的,隔着钢制的栏杆栅网就有点不接地气被绝缘的感觉,走国省道更能直观的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风景地貌到了陌生地域我一般都会这样选择。国省道现在也都修的好了,这山区道路除了新区新城路面宽阔外,其余道路都不很宽敞但都平整,车也都不多,一路上花红柳绿地里的油菜花已经泛着金灿灿的黄,山都是绿色的,没有裸露的泥土,所以说这就是南方和北方的区别,乡镇集市依然热闹,地里也也有农人劳作,并没有感受到十分浓烈的年节氛围,只是村镇附近的坟冢上的鞭炮渣屑证明着后人的存在年节的祭拜。民居门口红色的对联,这边和陕南地区一样很少有门楼的的,都是敞开式的院落,所以红色的灯笼大多挂在房屋的檐廊之下。环山公路穿乡过环镇也就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南龛山,现在城市的发展已经看不到城和郊有很明显的区别了,马路能通达的地方必是楼堂林立密密麻麻。现在这亦然给人的感觉还是主城区了,景区临山而建,通达景区的道路也并不宽敞,由于是节假日在抵达景区附近时道路就出现了拥堵。这景区主要由南龛摩崖造像、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三大景点组成。南龛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盛唐彩雕全国第一”之美称;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是全国最大的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书馆名,是了解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南龛山旅游景区以保存有历代摩岩造像闻名,是中国碑林史上又一宏大景观。南龛造像受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影响,融合了蜀地的民俗风情,规模宏大,雕嵌玲珑,栉比相连,是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古代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也是巴州古文化的历史见证。同时,这里也有令人难忘的红色历史,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12月战略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在川陕边区党组织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建立了苏维埃区域,写下了无数英勇的篇章。南龛摩岩造像始凿于隋,多为唐代造像,现存龛窟133个,造像2100余尊。最早的造像题记为唐开元二十八年 (740)。造像分布在云屏石、山门石千佛岩、大佛洞、佛爷湾一带长约350米的崖壁上,以大佛洞最为集中,汇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位于巴中城南南龛山山腰,占地13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陈列大楼、红军石刻园、文物库房、办公楼及观光廊榭。整个建筑雄伟壮观,绿树红墙,浑然一体。现有馆藏文物资料2万余件。基本陈列《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分15个单元,以1000余件文物,400余幅图片组成,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为创建、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红军石刻园汇集了红军石刻标语文献精品,是专门研究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历史的实物见证。将帅碑林安眠着500多名红军老战士碑林中刻红军英名8.5万个,共嵌碑2288块,其中1932名将士立单碑。碑林征集到中央领导和解放军高级将领江泽民、乔石、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洪学智、李德生、张爱萍等的题词500余件;掌握有红四方面军将士名录6550人,烈士名录近10万人,红军史料一亿字以上,收集红军将士照片、手迹5000余件。山顶还建有 吴瑞林将军纪念碑 红军陵园 飞霞阁等。在陵园内不但能看到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墓碑墓志铭等还有许多老部队捐赠的退役的飞机大炮坦克等武器,在山顶还修有象征燎原之火的火炬塔等等,都给景区增色不少,值得一游,我们是把车停在了摩崖造像景区的停车场,从摩崖造像景区进入一路拾阶而上,参观了路边各种精美的龛窟内造像,有大有小有彩色的,有单色的,有坐像有立像等等,也就是半个小时四十分钟就走到了山顶,山顶景区也有出口,一出去就先看见高耸入云的飞霞阁,这这飞霞阁位于山顶广场中央,是新建的,和我们当地的石鼓阁类型像似。甚至颜色都是雷同的,沿着公园的小路往南走就是将帅碑林和红军陵园了。这里修建的的确不错松柏林里庄严肃穆,许多将帅还有半身塑像等等,在我看这比那些拉虎皮坐大席有一点历史典故就加工放大修得公园纪念堂好的多了,步行于将帅碑林和红军陵墓内感觉自己的内心是平静的,是肃穆的,对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付出真的是肃然起劲,里面也有许多当地的游客,有结伴而行的一大家子,也有夫妻为伴,也有带着老人孩子来的,有的墓碑前还放着后人敬献的花束等,在碑林中央的广场,有个火炬塔般的雕塑,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的理解就是这里曾经是革命的发源地等等,中间还摆有党旗和入党誓词等,旁边的照片看许多单位都曾来这里搞过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在山顶的观景台也可以看见巴中的主城区和周围的山景,我在拍照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句用当地方言说的:没有这些先辈我们是啥子,现在哪还有这么好的日子过呢,我回头看了看,是一名和我年龄相仿的中年男子说出来的,看他的装束也就是辛劳的工薪族,他能说出这样平凡的话语却感动着我,是的在全民拜金,金钱至上的今天,我们真的应该多到这些地方来看一看,让我的心灵接受洗礼,让我的焦虑顺刻安静。
从摩龛景区原路返回到停车场,驾车离开景区就进入了巴中市区,市区的道路也都宽阔,在导航的引领下二十来分钟就到了网上订的珑湖酒店,酒店才开业三个月,一切设施都很新,住客也不少还有专门的地下停车场,第二日早还有早点,价钱也才一百多,安顿下小憩了会,傍晚时分出了门,先去了不远处的巴中非常有名的饭店外婆家,去的早人就少,还没等我们吃完离开已经是座无虚席了,他家的凉拌折耳根的确很好吃,吃完饭去了草坝街,沿着巴州大桥领略了巴河两岸的夜景风光,在巴人广场看到当地人热闹的在跳广场舞等,随手拍了些夜景,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安顿洗漱睡下,高层上的酒店很安静,只有窗户外的风声呼呼传来,但却没有冬日了寒意,房间没有暖气我也没有开空调但也不觉得很冷,空调开开一是有噪音,二是一会就热的又的起来关了这一晚睡的很安静。
https://www.360kuai.com/pc/9dbefa89a5b25ff34?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https://wx.ahatrip.net/mdd-scenicView-type-son-id-74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