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法眼寺明一
法眼寺明一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218
  • 关注人气:2,5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顺世缘了真俗

(2013-01-13 06:01:30)
标签:

杂谈

随顺世缘了真俗

 

前面看了日记《随顺世缘分真俗》,知道了第一义谛和俗谛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了解《普门品》与《金刚经》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我们学佛的必修之课。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这些道理,学佛之路自然就好走了。同样,我们要随顺世缘也自然没有挂碍。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八万四千法门没有高下之别,只是如来应机的方式不同。我们就不会在你高我低,你好我不好等等二元对立上去争论不休。大家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去了解自性,各自去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明白自性就是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烧香拜佛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参禅打坐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捐钱求愿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弘法利生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拜忏修身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观心阅藏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一切是平等的,一切是根据每一个人目前的需要而开的“指月”方便。

但是,很多现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为一些现代教育的偏差,往往就看不到这些平等的事实,他们学佛之路就走得非常辛苦。这就好比没有这写知见的人是一个空杯子,而有了这些知见的人是个装过水的杯子一样。要想在已经装过水的杯子里面装水,必然要先把杯子里面的水倒掉。

所以,多人才思敏捷的人,表面上很有智慧。他们的学佛问题大多发人深省,甚至自己早已经有了问题的答案,表现比较固执。但是他们也和绝大部分人一样烦恼重重,甚至存在不希望问题表露或者说是公开出来,也可以说是有隐私的问题,解决起来实在困难。

因为他们的成见很重或者叫自己的观点很明确,而自己却不知道由这个成见或者叫观点引起来的固执,正是自己堕落入轮回难以自拔的原因。所以,他们尽管在表面上风风光光,事业或者是学业有成。但是却要比绝大部分人更加可怜,表现为孤独或者常常要思考不断,因而对一些事情需要反复实验。

这样的人学佛是很困难,更不要说是参禅入道了。他们表面上可以坐得四平八稳,功夫好像也很快上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他们往往是靠自己的意志力维持自己的形象的,并不是功夫上路。这可以从与他们的聊天中很容易发现出来,因为他们的内心争斗不休,基本上两三个问题之后就把自己暴露出来了。

这在祖师记载的公案里面有很多,大多归纳为世智辩聪难之列了。比如香严祖师,曾经就是一位才思敏捷的人。他在百丈禅师座下曾经就是一个举一反三甚至是举一反十的人,可是这些知见不能帮助他功夫上路。反而做起功夫来困难重重,在百丈禅师的有生之年都没有觉悟。

因为这些所有的见解不是自己的见解,无非是别人的口水与知见,是个“为别人数钞票的银行职员”。后来被他的师兄或者叫师父——沩山灵佑祖师炼灭了才思敏捷之心,功夫才得以上路,直到后来的觉悟。成就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或者叫公案,是一个才思敏捷入道难的典范。

有知识的人学佛实在困难重重,他们的特点是入门太难了,古人的形容叫“知见多端丧本真”。他们需要把自己的知见去掉,要去掉多年来自己所悟所学,这对于他们来说等于把自己的命打死。但是一但入门,他们就很容易成就,而且不会退转,所谓“从缘入者永不退失”。

有知识人的特点就是学了很多的知识,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根据。这在佛教上面来说叫做我执和法执坚固,要想学佛先要打掉这个坚固的我执和法执。所以,他们入门要比一般的人困难得多。因为这是他们一生的所得,学佛又要放弃这一生的所得,所以,他们会很痛苦。

 

后面敬请关注《随顺世缘弃知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