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法眼寺明一
法眼寺明一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218
  • 关注人气:2,5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觉的能力”要修行

(2012-10-25 02:23:16)
标签:

杂谈

“觉的能力”要修行

 

前面我们看了《“觉的能力”要觉悟》,知道了我们被迷惑了的“觉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修行来得到解脱的。四祖道信大师在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里面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如何去修行。可以这样说,佛佛祖祖都是为了告诉我们,可以通过修行使得我们的“觉的能力”得到觉悟这事而来我们这个世界的。

我们的“觉的能力”常常是处于迷惑状态,所以需要修行,以期由迷惑状态改正为觉悟状态。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我们凡夫不可能做到念念觉悟,修行就是要把我们的觉悟显现出来;修行的过程,就是要我们一旦发现自己处于迷惑,马上能够觉悟。

佛佛祖祖有很多的方法让我们得到觉悟:诵经、拜忏、念佛、拜佛、参话头、看话头、持咒、观想、经行等等,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这些法门无非是要我们保持觉悟的状态;期望通过长时间的修行,把这些觉悟的状态变成“串习”,最后使得自己时时刻刻处于觉悟的状态。

我们的“觉的能力”被迷惑后主要表现为散乱与昏沉。散乱就是胡思乱想,精神不能集中;昏沉就是想睡觉,不知道自己堕落到哪个黑山鬼窟里面去了。所以,佛佛祖祖教我们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要我们远离散乱与昏沉。具体每一个人用什么方式最好,这与各自的情况有关。

在宋代,有个叫师彦的禅师,他在隐居丹丘瑞岩修行的时候,用功的方法非常奇特。他平时于磐石间,终日宴坐如愚,常常自唤主人公,然后自应诺,并嘱咐道:“惺惺着,他后莫受人谩。”(惺惺,高度觉醒;谩,意为欺骗。他就是这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处于觉悟状态。

惺惺寂寂是我们在禅堂用功的方式,在永嘉大师的文集里面有提到。因为我们现在的人根性差,不能时时刻刻处于“惺惺”状态(一过度惺惺就散乱了),所以就要互助以“寂寂”。这实际上也是天台宗的“止观”,止就是寂寂,观就是惺惺。惺惺多了容易散乱,就要互助以寂寂;寂寂多了容易昏沉,所以就要互助以惺惺。

从这里面我们知道,我们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用功,目的就是为了保持我们的“觉的能力”不被迷惑。我们在专业的场所(寺院、禅修中心等)修行,就很容易知道应该使用什么方式。这些地方一般会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

那么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如何才能保持我们的“觉的能力”呢?祖师们也教给我们很多的方法,自己的师父提出来的“生活禅”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式。因为介绍得很多了,这里就不再重复。

今天向大家介绍西天二十二祖摩喀罗教我们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方式: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这就是要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事物,要保持高度警醒的头脑,以平等之心面对一切。当然这句话还有很多更深刻的含义,大家可以自己留心。

这实际上就是教我们保持“觉的能力”不迷惑的办法。如果我们能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不迷惑,我们就能够做到无挂碍地随顺世缘了。这实际上就是在我们拥有这样一个不完善的色身前提下,最佳地修行我们自身的方法,也是在我们人道中修行的最高境界。

我们明白了我们的“觉的能力”是通过我们的福报感应来的这部“机器”来体现的,我们就会明白僧肇大师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句话的真实性。我们就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头出头没,轮回不息,吃尽了苦头。不去修行如何了得?如何能脱离这痛苦的六道?

 

后面敬请关注《禅修中的“觉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