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南屏山刻经考察记

2024-05-27 22:35:12

宫里南屏山刻经考察记

周 郢

去冬新泰文友徐勤俭送来刘允传先生所著《贺庄纪事》一书,其中所记本庄南屏山(新泰宫里镇南)有古刻《金刚经》一事,为金石志书所不载。今值德国海德堡科学院“中国佛教石经项目组”蔡穗玲教授来泰参会,因邀一同前往其处考察。新泰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薛莲、伊晓慧及文史研究者徐勤俭、郝朋等也同往协助调查。

乡老刘允传先生介绍刻经发现情况:1973年前后,本庄人庄衍民向他说起“地头上有块‘波罗蜜’”。所说地头,指的是村旁的南屏山。此山座落在贺庄村南方,海拔约50米。刘随其现场察看,见经文刻在沟下沿一块大石坪上,字为隶书,约八九公分,分列五行,约近四十字。首行为经名,中有“波罗蜜经”等字。正文为四行,系一“短诗”,首字尚记得为“一”,笔划末尾有一分叉。至1983年为村民炸石所毁。这是所知刻经的大致情况。

此次经现场考察,刻经旧址在山之西北方向。山石整体已被炸毁,现看不到任何刻痕。但在距离原址约80米处,还存有多个残字,其中“男”字清晰可辨(字径30×20cm)。现场将照片发送经石峪书法专家沈维进先生,请其鉴定(为避免先入之见,并未告知残刻位置及与刻经关系)。沈先生很快发回鉴定意见:“像北齐的,似《金刚经》体。”后又申述具体理由:“从书风看,在隶楷之间,用笔圆融,结字开张,与北齐刻经吻合,当是北齐残刻。”这一结论,不仅确认了残字时代,且与刻经联系在一起,启人思路。

虽然刻经悉已毁失,无法据此做出进一步判断。但结合访谈及现场考察,可形成几点初步认识。1、此处刻经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村民所言“一”字起头之诗,应是指《金刚经》中“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2此刻经为隶书,“一”字末尾之分叉,与僧安道一书体“凤尾诺”颇为近似,而现存“男”字书风亦与经石峪字体相近,有可能系僧安刻经的又一作品。

南屏山刻经残字的发现,新补了一则北朝刻经的相关记录,有助于探究泰山刻经的地域分布。今后研究者将在山周进行继续搜索,期待能有新的发现。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