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郢读泰山
周郢读泰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936
  • 关注人气:6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山道教音乐溯古

(2023-05-15 18:05:01)
标签:

历史

泰安

杂谈

 

泰山道教音乐溯古

泰山道教音乐源头甚古远。宋人赵鼎臣《游山录》记时有岱顶道人张景岩“倚风歌道家曲数阕,飘飘有出世间意”。泰山封禅致祭中均有道乐演奏。宋真宗有《步虚词》(咏天书降泰山)、清雍正帝有《碧霞祠题宝旙步虚词》,皆咏岱乐。所咏步虚系道士醮坛仪式,其行醮时演奏、吟唱曲调行腔,为道乐重要內容。

历代道士亦多擅音乐明代三阳庵道人昝复明善琴艺,程守训《昝云山炼师碑记》:“师以戊戌年(1598)正月十九日羽化超丹,委蜕而去。藏者止洞中孤琴、遗像、藤床、石磴而已。”又云:“寒庵只见孤琴在,夜月还应一鹤随。”劳堪《泰山纪游》云:“至三阳庵,酌龙泉,……还坐阁中,道人鼓《猿鹤》《客窗》二操,琴音清越,众山皆响。”可见其琴艺之高妙。又清代道人苏姓亦工此技,雍正时泰安知州纪迈宜有《留别善琴苏道人》中言:“谁谱当年醉翁掺,试终一曲咽幽泉。”清末泰城西关万寿宫道人萧崧一工于琴,陈宗妫《赠万寿宫萧羽士(崧一)》诗有“踏得长安尘已遍,瑶琴一曲海天秋”(《岱粹抄存续编》卷六)道士李云程亦以琴名,葛延瑛《赠李云程道士》中言其“壁悬古琴数张,雅善鼓琴,而未尝轻试,其靖节先生所谓‘但得琴中趣,无劳弦上音’者耶?抑曲高和寡,不遇知音不为鼓耶?”《岱粹抄存》卷四(《岱粹抄存合编》本),第128页

延至清末,泰山道乐遂蔚为大观,并有《玉音仙范》等乐谱传世,成为泰山文化中的异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