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郢读泰山
周郢读泰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96
  • 关注人气:6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国画家笔下的泰山

(2015-06-01 10:39:42)
标签:

泰山

名画

 

泰山风光不仅屡为中国画家写入丹青,亦为西方画家所关注。

日本宽政十三年(1801),日本画家铃木芙蓉据明崇祯朝所刊版画集《天下名山图》(《名山胜概图》),摹绘为《唐土名山图会》。书分上、中、下三卷,收录“唐土”(日本古时对中国的称谓)名山胜景泰岳、武夷、黄山、桂林等名山胜景55幅,木版雕制,刻画精细。铃木芙蓉(1752—1816),号木老莲,日本长野人。江户时代中后期著名的文人画家,确立“江户南画”画派风格和影响。代表作品有《江畔避暑图》、《红白梅图屏风》等。又日本文化六年(1810)日本书肆以五色套印刊《名数画谱》,其中收有《五岳图·东岳泰山图》、《五松图》、《竹溪六逸图》等泰山题材画作。

日本近代画家桥本关雪(1883—1945),名贯一,号关雪。八岁从片冈公旷学南画,18岁随竹内栖凤学日本画。曾赴欧洲、中国游历。是大正到昭和时代关西日本画坛的主要代表人物。今辽宁省博物馆存其所绘《泰山图》。《泰山图》系绢本着彩,144.6×52.0cm。画面上端有桥本自书“泰山图”三篆字并长题,钤印:关雪(白文)。画面以十八盘、南天门至玉皇顶为主景,釆取青绿山水技法,构图则釆用俯瞰式,将山之峻险展示无馀。此图创作“岁在丁巳(1917)十月”,即画家第二次旅华之时。

外国画家笔下的泰山

 

另一位日本南宗画家矢野铁山(1894—1975)亦绘有《泰山图》,铁山生于日本爱媛县,就学于大阪美术大学。师事小室翠云。曾任日本美术展览会会员、审查员。曾获紫绶褒章。本图系描绘山中云海奇观。收入1938刊《(第二回)文部省美术展览会图录》第一部《日本画》中。另外1930年代内田洋行、株式会社东京工场各自印行的泰山明信片上,分别釆用日本画家狩野寿一画、小栋繁治等人的画作。

泰山还曾出现于国外女画家笔下。英国女风景画家艾米丽·乔治亚娜·坎普(Emily Georgiana Kemp)光绪时来到中国,除用画笔再现了中国各地胜景,还编著《中国的面容》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她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登上泰山,留下水彩画《泰山》。 

外国画家笔下的泰山

 

 

西方泰山画中最负盛名之作,首推澳大利亚现代派画家伊安·费尔韦瑟油画《寺庙》。费尔韦瑟(1891—1974),出生在苏格兰,曾先后漫游于德国、挪威、加拿大等地。1929年从加拿大乘船来华。1933年费尔韦瑟北上去北京,途经泰山,“那天,在大雪纷飞之中他到达泰山之颠,寺庙的和尚以热汤款待,让他暖身。由于路面结冰返回山下有危险,费尔韦瑟那夜就留宿在寺庙内。留住的那一夜,屋外的落雪、忙于佛事的和尚、殿堂里的装饰、佛像莲花座基在油灯忽隐忽现的灯辉下映射出的金光以及笼罩着整个寺庙的那种空灵深深打动了他的心。难怪事隔多年之后这些感情仍能激励他追忆起那一萦绕心头的情景”。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他一生中一个重大事件,因为他的巨作之一——《寺庙》,就是在泰山获得灵感并于28年后完成的。”

费尔韦瑟的《寺庙》绘制于1960年代初,画作将近20×150cm。关于此图之艺术风格,西方美术家莫雷·贝勒尝有评说:“《寺庙》是费尔韦瑟最好的杰作……它运用起伏、优美的书法式线条造型但又不失立体派的特点。……《寺庙》唤起的是精神生活内在的清静与和谐。遥远的地点与人们心中的境界交相缠错……它要表现的是所有寺庙和各类宗教默祷的静穆。这位严肃的画家将人们对宗教如痴的信仰做了一个概括。很难想像,这么一张颇有大家风范的作品竟出自一名不闻世事的画家之手,同样能引起人争议的是这幅画竟然会是一名遁世、孤僻之人心灵的作品。”(澳鲍尔·白克斯特、张铨译:《伊安·费尔韦瑟:奇特的现代派和跨越多种文化的漫游者》,载《美术》1994年第1期)这一名作,现展示于堪培拉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