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部编版小学语文落实单元要素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2020-11-20 09:53:12)
标签:

转载

分类: 课题综合

一、课题的简介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时代背景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教育。党的十八大会议将“立德树人”确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部编版”语文教材正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诞生。它进一步突出了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注重革命传统和国家民族自豪感教育,更加注重体现时代性,更加注重凸显创新性,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培养接班人。所以,作为“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就必须对部编版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掌握,这是时代的要求。

2、现实背景

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按照“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北京市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新生中已开始实施,至今历时两年。而在我市“新部编版语文教材”从今年(2019)秋才开始全面实施。这在各种媒体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及教师学历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学校也许只是一个转型、更新或相对容易的教学过程。但对条件与资源平台都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由于培训力度和教师自觉学习积极性及学历水平的相对滞后,大多数教师对“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结构特点及教学要求都比较模糊。急需新的学习和研究。所有这些要求和导向,都要依据语文单元要素的落实来实现。因此,本课题《部编版小学语文落实单元要素的策略研究》就显现的特别重要和必要。

3、研究意义

国外母语课程的八大基本理念首要四点就是:(1)努力追求高质量语文教育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2)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帮助学生形成国家观念,具备应有的道德价值观;(3)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4)文字熏陶与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并重。语文作为作为我国的“汉语”,这也是母语的载体,工具性在过去占了上风,结果就是人的工具化,情感缺乏,没有创造性,育人功能较为淡化。而一个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拥有最尖端的人才重要,拥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更重要。所以深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就更为重要。部编版版教材正是基于这一与人目的,在语文单元要素方面做了鲜明的调整,做出了具体要求。对文本解读与文本写作更为重视。同时,部编版语文重视了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与积累,也只有了解、掌握了“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对语文单元要素的落实才能贯彻到语文教育教学之中。而要做到落实这一语文单元要素,单凭掌握这些知识,远远不够,更要我们一线教师在自己的的教学实践中解读、内化、创新。形成落实单元要素的策略、框架和内涵构力。只有教师融透了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落实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育人目的标。实现单元要素的主体功能。

课题研究的目的:

  1.落实语文单元要素,提高自身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对部编版语文教材进行解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探索一套适合我校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策略,提高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4.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课题的界定

部编版教材是指2013年3月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

研究对象:三年级语文教材、教学及学生为对象。

落实单元要素:主要通过课例研究,以单元课例和习作教学为载体,將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紧密联系,贯穿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使单元要素逐步落实。

部编版小学语文落实单元要素的策略研究实质上就是让教师通过课例研究、写作教学、语文园地,使单元要素能够落到实处,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的的语文教学策略

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法:选定课例,通过研究再进行反思、总结经验

2、观察法:在教育教学中观察学生反应通过对比优化教学策略

3、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通过教育实践诊断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4、个案研究法:从教学课例中找出一有典型的案例,加以深入研究。

研究内容:

1、通过课例研究,如何落实教材的单元要素,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使教师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2、通过课例教学,研究如何逐步、逐层落实单元阅读要素。

3、研究如何使单元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相统一,紧密联系。

4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积累语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思维的训练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思考、质疑、提问、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综合素养。激发审美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审美能力,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5、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二、课题研究情况

1、 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理论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2、 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编制调查问卷,并对我校语文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当前实际部编版语文教材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约教师实际教学的主要因素。

3、 采用“走出去”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

在教导处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拓宽视野,为课题研究提供研究载体。

三、课题研究成果

1、 理论成果

1)形成“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

2)我们认为制约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有对新教材编排特点理解不充分、对新课标解读表面化、对课表与教材的内在联系解读不深入。

3)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以备课为载体,充分利用备课环节做到对整本教材纵向结构的认识。缩小范围再探究单元内部课文与口语交际、习作间的内在联系。

2、实践成果

1)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有所提升。

2)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受疫情影响许多教学课堂实践活动难以开展,导致理论与实践难以统一。

2、课题组两个成员都是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教平时工作量大,学校检查多,没有充分的时间开展课题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 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并互相评课。

6、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7、课题组成员每学期为学校老师至少上一节示范观摩课。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