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校本课程(四年级)编写纲要
(2018-04-06 09:51:01)分类: 作文教学 |
《写作》校本课程(四年级)编写纲要
课程名称:《写作》四年级
课程类型:文学类,选修
课程资源:自编
学习对象:4年级学生
学习时间:每周1课时,共18课时
一、课程背景
小学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年以来不少一线教师、教研员,甚至大学教授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小学生写作依然存在各种问题,突出表现为习作内容空泛不具体,不能对事物、人物或场景进行真实、细致的描写。因此,带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感知(即观察),教给观察的方法,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就得循序渐进、分项目分步骤地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渐让他们学会怎样写具体。结合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宗旨和学校办学理念,开发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对写作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选择恰当地表达方式,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言素养。
(二)具体目标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的写下内容具体的纪实作文,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乐于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感情真实。
三、课程内容:
1.观察活动课。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捕捉作文所需要的素材。
2.阅读活动课。组织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语言和写作的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单项训练课。单项训练是成篇的单项训练,指听、说、读的训练,写词句段的训练,也包括审题、拟题、开头、结尾、列提纲等基本技能训练,这也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以提高。
四、课程实施
教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已有的写作知识背景,已有经验以及个别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过程意识,不仅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
主要学习手段:
1.教师讲授习作的要领,欣赏优秀作品,师生互动、交流。
2.针对课题,师生共同观察实物,交流心得感想。
3.进行实地作文训练。
4.现代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如课件等。
主要教学方法:
1.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引导进入学习情境,完成学习任务。
3.搜集好词佳句,让同学们有所积累。
五、课程评价
新课程中指出,不仅要关注评价的结果,更要关注评价的过程。写作注重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突出作文课程评价的发展性、整体性和综合性。
具体方法:
按学生完成作品的技术含量评定等级。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等,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及格,D为不及格,A为85分-100分,B为75分-85分,C 为60分-75分,D为60分以下
评分标准如下:
项目 |
A |
B |
C |
D |
比例 |
出勤 |
全勤 |
一次缺勤 |
两次缺勤 |
三次以上缺勤 |
30% |
课堂表现 |
认真听讲、刻苦训练 |
认真实践、操作规范、稍有错误 |
基本完成任务、错误较多 |
态度不端正、不按时完成任务 |
30% |
作品 |
技巧娴熟、优美实用 |
有一定技巧、但美感不足 |
作品基本完成、稍有缺陷 |
有重大缺陷或没完成作品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