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各位博友:本人今天起程去东南亚“新马泰”三国旅游,暂停博客12天,在旅游期间,我会想念大家的,等我回来再一一拜访。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东麓,地质构造系新华夏构造带东段、西拉沐沦河构造带北侧,是大兴安岭中山山地向科尔沁沙地过渡带。境内山岭纵横,沟谷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沙地莽莽蔓延。区区之地,汇聚几种地貌,既有崇山峻岭的巍峨雄伟,又有塞外草原的茫茫无际;既有胜似江南的青山秀水,又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雄浑博大的沙漠景观。

阿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自新石器时代,就留下了人类居住的遗迹,不同程度地受到富河文化、红山文化的熏染。从辽代开始便已形成交通古道,现今的交通网络更趋完善,铁路及国道、省际通道均汇于此。这里的山山水水,一定会令您领悟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妙趣。

有人用“依山傍水”来形容天山镇的雍容华贵,所傍之水,毫无疑问是欧沐伦河,所依之山即为查布嘎山;也有人把天山镇比喻成“头戴紫冠,腰扎玉带,脚踏伏虎”的风水宝地,玉带乃欧沐伦河的象征,伏虎是说南面的天山远望状似蜷卧的猛虎,那紫冠便是指查布嘎山。

查布嘎山依天山镇而立,原来山上长满枣树,查布嘎在蒙语里就是长满枣树的地方。每至金秋时节,漫山的红枣压颤枝头,红彤彤的象晶莹的玛瑙,又象天边的晚霞,山峰如同戴上一顶紫红色的帽子,把查布嘎山装点得格外气派祥和。

当年人们走在天山的大街上,仰头北望查布嘎山,为它的高耸云天而惊异,为它雄壮的身姿而生敬意。高昂的山头直插云霄,山头上那个电视信号接收塔,似乎要伸向宇宙接收天外的来电;看到它,我就联想到关于外星人的传说,外星人是不是通过它和地球人联系呢?

沿东西两条石阶小路直达峰顶,山上点缀几座仿古凉亭,成为人们晨练休闲的绝好去处。正是夏季,山上的枣树绿着,路边的野花五彩缤纷,蝴蝶飞舞,虫儿鸣叫,百灵鸟振着翅膀在空中歌唱。远远看去,山下田野的庄稼一条子红,一条子白,一条子绿,就像水彩染了的布,平铺在大地上,这布太宽太长了!粗壮的是高粱,白的是荞麦花,绿的是谷子……一片田园风光,一幅醉人的图画。

天山镇南十余公里处,矗立着一座山峰,山势雄伟,虎踞龙盘。这座山便是阿旗南部第一峰:天山。天山在蒙语里便是“腾格里乌拉”,这座山虽不如新疆的天山举世闻名,可仍然是阿旗百姓心中的一座神圣的山峰,阿鲁科尔沁旗的政府所在地天山镇也是因其而名。

在阿旗,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天山底下镇压一处海眼,海眼与东海一脉相连,一旦山峰倒塌,海水倒涌,周围九州十八县生灵涂炭难以幸免。至今在天山上,还有几处颇为神奇的自然景观,一曰“水帘洞”,此洞常年滴水沥沥,冬不结冰,夏不枯竭,被人们誉为“圣水”,此水有去病保健甚至延年益寿之功效;二曰“月牙洞”,此洞呈月牙形嵌在峭壁下,深不可测,多少人曾想钻到洞底探个究竟,但谁都没这个胆量。据传,月牙洞直达东海海眼,洞深处且有一巨蛇驻守,凡人不敢近前;三曰“半坡井”,此井掘于山腰之上,似泉非泉,直径仅半尺,四米余深,不知何朝何代何人所挖。井水涝不涨旱不落,水质甘冽,可谓天然矿泉。

天山的北坡较平缓,乘坐越野车可直抵山顶。驻足山巅,放眼望去,一马平川的西辽河平原尽收眼底。遇上天气晴朗的日子,视线可达百里开外。
天山的顶端有百亩方圆平缓如镜,令人称奇。向下看去,但见危崖百尺,奇峰峻石丛生,藏龙卧虎之地。据史书记载,此山曾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细细看来,戍甲屯兵的战壕、烟熏火燎的山洞、锈迹斑斑的古箭头残骸,依稀可见斑驳痕迹。

看到这幅天然的美丽画卷,你的耳边就会响起一首歌: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道多宽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