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力是假问题

(2022-05-18 08:57:02)
标签:

班主任

管理

文化

学校

教育

     我班里的卫生一直出问题,我用了四个卫生班长也不能保证班里时常整洁如初。
    我很生气: 这些值班的卫生班长们怎么啦!不是书本摆放零乱,就是忘记了倒垃圾;不是没有拖地,就记忘记了死角;不是没有提醒倒垃圾袋,就是忘记了讲台的整洁。反正他们总是丢三拉四,能力真不行!能力不行的原因是缺乏整体思维。
      我一直教育他们,搞好卫生得有一个整体思维。班级公共卫生,从空间上来说,包括走廊和教室范围内的整洁,这里细分几个部分,桌面,地面,四个死角,水桶,讲台,黑板,窗台,墙壁,天花板等。时间上,指两次打扫卫生之间的保洁,卫生班长在这个时间监督检查。我还告诉他们,卫生班长不要让我指挥工作,而是自己在心中装事,这个事,就是卫生工作这个事的整体。
       为什么学生心中总是树立不起卫生这件事情,不会利用系统思维来看待卫生这件事?除了他们这个年龄特征特有的思考不全面以外,还有一个管理上的问题。
        能力,从表面上看,是顶重要的事情,学生能力高了,布置的工作做得让人满意,要想让工作有起色,就必须有一批有能力的学生。正因为把能力看得很重要,老师们很自然地想教那些各种能力高的学生,都想抓一手好牌。如果抓的牌的不那么好,心里就不爽,恨铁不成钢,整天变着法的让铁变成钢,焦躁不安,与学生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儿去,各项工作也不会有起色。
      就像单一抓成绩难提高成绩一样 ,单一抓能力,能力也不能提高。教育不像锄地那么简单,一锄头下来就见功。教育面对的是同龄不同性的学生,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以及个性千差万别,不懂得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规律,就会像俗语说得那样:劈材不照纹,累死劈材人。兢兢业业地做傻事,勤勤恳恳,南辕北辙。
         作为老师,要发现和培育每个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作为班级管理者,要关注学生中间的积极因素,让这些积极因素激活整个班级,然后赋予他们责任,激发他们的动力。能力的背后是动力,动力的背后是位置。如果不在相应的位置,很难去考虑那个位置的问题,如果动力不足,能力很难提升。在学生干部做卫生工作的时候,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对照目标,自己去总结去提高,他们能力随着卫生工作的整体提升而提升,他们在工作成果中得到价值感,同时班级管理者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提升他们的威信,他们做好工作的动力也就更足了,能力自然就提升了,假以时日,这些能力也会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够越俎代庖,打断他们的探索过程,更不能因为卫生搞不好,就着急发怪地批评他们,损害他们的威信,打击他们的信心,这样造成学生关闭自我成长的通道,成为老师的提线木偶。
       在班级干部的使用中,工作成效是目标,位置是前提,动力是保障。目标明确,适当赋权,充分信任,激发动力,学生的能力就水到渠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