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9日
(2022-05-09 19:10:50)
最近遇上不少糟心事。这些细小的糟心事虽然不能决定我的生活走向,却可以影响我的心情。
第一件事情是,最近刷抖音多了起来,长则十多分短则一分钟的抖音吸引着我,让我沉浸其中,每次看过以后头都有点疼,后悔用时间太长了,心里面清醒着这种东西对自己不好,满足了浅层的需要,让大脑增加了乱七八糟的冗余,消解了深度思考的能力。有时候,想写点东西,进行不下去,直接放弃,好的习惯逐渐被抛弃。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被耽误了,比如,自己的听课任务一再拖延。知道这样不好,可是一闲下来,忍不住想划开看看。
第二件事情,是班里刚进行了周测,学生们心不在焉,大片的试卷空白,缴枪投降,十几个学生请假。我对周测还是比较重视的,学生如果认真对待,经过几轮的复习巩固,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年级会上也提到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表现得比较普遍,我这个班最突出罢了。我这个班是三个分类最低的班之一,有学籍的学生只有十几个。大部分学生学习欲望小,动力不足,感觉前途无望。我不愿意采取严惩的方式逼迫他们学习,而是强调学习动机,让他们感觉到上高中的好处。考试监考的时候,说了些狠话,说有些人不该来上高中的,你们家人非让你们来上,高中的门槛你们根本够不着。后来想想后悔说这样的话,怕学生们彻底失望。谁知道学生对这些免疫,除了个别人有些沉重外,大部分人还是打闹嬉笑。可能他们习惯了。整天朝夕相处,他
们对我的脾气也了解了,说过了就说过了,该怎么对他们还是怎样对他们。我知道,我心里的“应该”太多了。从现实到应该还差着很大的距离,还是用老旧的标准去衡量他们,
这种苛责本身就不是一种应该的态度。应该先与自己和解,再与他们和解。先接纳他们,了解他们,才能走进他们,再试图改变。学校的统一要求是落实到班里面,中间需要一个承接机制,如何顺滑地落地,中间需要特殊的工夫。
最根本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让学生绝望。大部分人考二百多分,如何不绝望?我会说,考分少不决定你们不行,而是这个考试标准有问题,这个旧标准是国家坚决反对的。你们只要参加了高考,至少上大专,大专也是大学,大学又换了赛道。你们在分校受应试教育的摧残小一些,少了些思想僵化,反而更能够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努力是肯定的,如果不努力学习,到了大学就调整不过来,松散惯了想用功也不可能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