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攻击:值得警惕的一种新的不正当竞争策略
一、产生的背景:
1、现代市民社会的初步形成:传媒的发达、舆论的影响力、互联网这一隐蔽性强、信息传播速度惊人的媒体工具的存在。
二、效果与作用:
1、信誉的损害
2、引发连锁反应:群起抵制、政府调查、司法介入
三、此类攻击的特点:
1、收效大!与互联网及目前社会中的信息接受心理相适应——社会大众一般无足够时间、精力关注事物深层本质,只重第一印象感觉.造成影响容易,挽回影响则费时费力且效果往往不明显。
2、投入小,只要获得关键性的信息然后多方披露印证,通过炒作形成热点即可。几个人,几条消息有时就能对一个大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3、隐蔽性强:以互联网为例,很难进行追查。
四、攻击的步骤、程序与要领:
1、关键性信息的发现与获取:研究目标资料、选择突破点
2、媒介载体的选择
3、投放(合适的时机、合适的载体、合适的形势)
4、加强散播、多方印证、形成热点。
5、制造新的热点,形成共振效应、进一步造势,扩散影响。
步骤的确定、投放的媒体种类、投放的方式、
案例解析:(略)
吴征、杨澜学历事件、赵薇军旗装事件
五、防御与反制之道
1、情报:进行威胁评估——意图与实力两个标准;发现可能的嫌疑人、在各媒体建立情报网、
2、早期遏制: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尽量早期封杀!
2、综合手段:舆论攻击从本质上是一种超限战,防御的一方若只能被动应付的话,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因此,采取多种方式,主动进攻或积极防守才是因应之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