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客觀論述簡化字的優缺點

(2013-11-20 00:15:10)
标签:

中国简化字

台湾大學

语文中心

黃沛荣教授

周心宇

分类: 中國文學與歷史

簡體字優點:

 

1. 書寫簡單,筆畫較少

2. 廣為國際接受使用


缺點:

 

1.無法閱讀古代典籍

2.辨識度大為降低

3.使用部件較多


 

簡體字在華語文應用上的困難包括:

 

1.簡體字破壞了原本的文字結構,難以講解字源

2.部件(部首)細微變化過多

3.只會簡體字對於高級教材、文言文或古文類的教學而言相當不利


 

根據台灣大學中文系黃沛榮教授之論述如下:


簡化字的優點,在於個別文字的筆劃得以減省, 方便只想去中國經商、旅遊的人學習。簡化字筆畫雖較正體字少, 卻使用更多的部件; 其中有些部件結構奇特, 不易記憶。


而簡化字形的方法「行草楷化」使得若干象形會意無法根據古文字形作解說, 學習者只能死記字形。另外, 許多簡化字無法類推, 增加學習困擾。


簡化字只顧及今人寫字的方便沒有考慮漢字在不同時空中使用的情況; 只認識簡化字就無法閱讀古代典籍, 不能深入地承繼傳統文化。


 

簡化字在華語文教學及應用卻有以下五個難以克服的弱點 :


1.簡化筆劃,降低辨識優勢。

如廳,斤原不相似,廳簡化為後就易與斤相混。


2.系統變繁,加重學習負擔。

<糸言金食柬>五個部件簡化後不但要學簡化還要學正體。 


3.同音兼代,致使語意歧異。

如遊,游併為游 字;隻只併為只。


4.條例不周,導致系統混亂。

大陸的許多簡化字都無法類推,以同一符號取代不同部件,致使字型無法交代

例:簡化字以<>這一個部件取代了<>的右半邊,<>的左半邊,<>的左半邊。


5.脫離傳統,造成文化斷層。

簡化字在設計改革方案時,只求滿足並時的使用,而忽略異時的傳承。只識簡化字的話就無法閱讀古籍,在文化傳承上是一大缺失。

取材自台大中文系黃沛榮教授所著之《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黃教授的精闢論述,道破了大陸簡化字對傳統漢文化的發展是有強大阻斷力的, 對中華文化的保存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