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南山的认错令人遗憾

(2009-05-08 23:07:36)
标签:

甲型流感

钟南山

美国

病毒

健康

墨西哥

世界卫生组织

新医改

医改方案

          钟南山的认错令人遗憾
 
   近日我发了《猪流感的伪科学--与日常动物关联最易引起恐怖气氛》和《甲型H1N1的名称也错了?》二篇探索猛文,引起不少网友的共鸣,大家本着“百花齐放才是春”的心态共同来探究我们未知的领域和世界。
    刚才我上
新浪首页看到了刘海明的博文《钟南山的认错令人钦佩》,从中才知道赫赫有名的钟院士也在质疑甲型流感的科学性。只是我的观点恰恰与刘海明先生的相反,我认为,钟南山的认错令人遗憾!
   钟南山的认错的话是这样说的“我说甲型流感与普通流感的病死率相似,应该是说错了。确切的数据是普通流感的病死率是百分之零点多,而甲型流感是百分之一点多,其病死率要高于普通流感。”钟南山院士5月6日如是检讨。不知大伙注意了今天央视新闻频道的关于美国2例死亡病例的报道没有?美国医生说,美国2例死亡病例的患者在此前就罹患严重的慢些疾病,言下之意是,如果把这2人的死亡划归甲型流感死亡统计数字中去,其科学性是要大打折扣的!应该说,钟南山院士的直觉是非常准确的,甲型流感与普通流感的病死率相似,换言之,甲型流感的名称搞错了,其实就是一普通流感,伪科学让全世界折腾个够!!!
    另外,今天我的博客中来了一位叫“i韩健”的高人,是个准专业人士,他的博客中是这样自我介绍的--现任美国阿拉巴马州哈森阿尔法生物技术研究院(HudsonAlpha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研究员。苏州医学院学士,美国阿拉巴马伯明翰大学医学遗传学博士,并获得美国临床分子医学遗传学专科医生执照。科学工作者利用多重PCR技术,结合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和最先进的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来研究免疫组库及疾病机理,寻找新的,与一些重大疾病相关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指标,并开发新的治疗途径。
   韩博士他今天在我的《猪流感的伪科学--与日常动物关联最易引起恐怖气氛》博文中留言如下:多病,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都因为媒体的聚焦而成为公共危机。加上诊断方法不及时,不全面,导致不必要的恐慌。其实这些病不是现代才有的,电视才是现代才有的。非典不是“治”好的,是因为全民自动隔离,携带者非死既愈,最后消逝了的。药物和疫苗都是鞭长莫及。快速诊断才是硬道理。喜欢你的博客。
  对于韩博士这样准专业人士的言论,不知各位又做何想?
  真理不辩不明,让质疑来得更猛烈些吧! 
 
转---钟南山的认错令人钦佩(2009-05-08 13:41:49)
杂谈 
当下,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为之不安。如果应对这种新的流感,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考验着每个国家的执政能力。应对猪流感需要医学界做出判断、提供预防方案、研制疫苗,医学科学家对它的认识是否正确,可谓人命关天。当然,短时间内,我们无法苛求医学科学家们对这种甲型流感的认识绝对正确。如何面对判断性失误,拷问着科学家的良知。
“我说甲型流感与普通流感的病死率相似,应该是说错了。确切的数据是普通流感的病死率是百分之零点多,而甲型流感是百分之一点多,其病死率要高于普通流感。”钟南山6日如是检讨。(《京华时报》5月7日)
甲型流感和普通流感死亡率从“相似论”倒戈到“差异论”,钟南山院士并不隐瞒自己的转变。敢于对记者公开承认先前判断的失误,这些年来,在我国的科学界似乎还不多见。钟南山敢于认错的精神,令人钦佩。
科学精神的真谛在于求真,求真的底线是尊重事实,尊重事实要求科学家不能在不懂的事实面前信口开河。情形紧急,对于暂时拿不准的判断,可以用应然判断的态度来表明自己的一家之言。判断错了,及时认错,是人格伟大的体现。认错是对公众的负责、对自己的特殊惩戒。错误在所难免,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中,没有听说哪个从未出过差错的。以霍金为例,和同行观点迥异,喜欢以打赌方式等待输赢。霍金毫不隐瞒自己是“常败将军”,他输掉的小赌注也不少,他乐此不疲,应该与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有关。打赌也是认错的一种,输掉就是认错,认错为的是避免再走类似的弯路。
在这方面,我们的科学家的雅量似乎很比较欠缺。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四川绵阳等地大量蟾蜍上街现象急需科学家站出来解惑,林业局的专家通过媒体告诉公众是正常现象。暂时的恐慌消弭了,随后是因麻痹大意带来的更大的灾难。时至今日,没见那位蟾蜍上街和地震无关的专家对公众有任何公开的歉意。不但如此,前些天四川几个地方蟾蜍频频大量出现,林业部门的专家依然否认和地震无涉。遗憾的是,频繁的小级别地震,很不给这些林业专家以面子。但是,我们依然没见当事专家解释。5月5日,四川绵阳安县桑枣镇百万蟾蜍上街,“出诊”的是地震局的专家而不是林业局的专家,地震局的专家没敢绝对否认是地震前兆(四川新闻网5月7日报道),应该是一次了不起的进步。毕竟,轻易断言是对历史的犯罪。东汉的张衡制造地动仪时用了八只铜蟾蜍而不是别的动物,是张衡心血来潮,还是蟾蜍活动确实与地震前兆有关。张衡没有明说,今天的一些专家为什么就敢那么肯定蟾蜍是没事显得无聊到地面上逛大街?身为院士的钟南山先生,对自己的一个小小判断的不准确都认错了,其他院士、其他专家,为何就不能学学钟南山,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判断?
女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同样,科学家们不是因为敢言才伟大,而是因为捍卫真理而伟大。目前,我们的科学家们还缺少这样的“伟大维他命”,以至于科学的信誉和学者的声誉严重受损。钟南山带了个好头,期待科学家道歉早日成为常态。
新闻链接:http://news.sohu.com/20090507/n263815144.shtml
http://art.swust.edu.cn:1188/baokan/2009-5-7/XiKePingLun-ZhongNaShanDeRenCuLianRenQinPei.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