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马明哲“零年薪”看保险机制的荒唐

(2009-02-24 18:51:34)
标签:

证券

财经

期权

长期激励

马明哲

中国

保险

医保

娱乐

从马明哲“零年薪”看保险机制的荒唐
中国平安澄清马明哲不领薪酬报道称其有底薪 
  挨了骂的马总学乖了,高调宣称“零年薪”,这似乎证明自己的高风格,但这恰恰相反,这恰恰反映出保险机制的荒唐!

    我这人比较怪,我从来不买保险,除非是法律规定的必需。因为我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何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人发明这样臭的“资金运作模式”(花钱的方式),成就一些与贡献不相称的暴利阶层外,为国家和人民留下一大堆烂摊子(据说欧洲国家不堪重负,美国的医保体系也频临崩溃)!

    “高薪门”尖锐的暴露了保险模式的价值失公的劣性,证明了财富控制权的失理对广大人民的利益带来的深刻的被剥削的印痕。而“赔了是人民的(这次平安保险亏损计提一百六十多亿呀!),赚了是自己的”这样的绩效模式只有自己给自己定游戏规则时才能出现。

     在医疗领域,我一直反对医保模式来花公共资金(纳税人的钱),因为没有人能确认医保的钱花的值当!有人测评过,国家的医保农合资金,真实利用率不到40%,即有60%以上被浪费了,而这浪费的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又有谁或者什么部门机构能对此负责?(我曾见过某医保官员出差某省,他住的宾馆立即客房紧张,很多公关小姐和先生也入住了,期望近水楼台先得月。药品进医保目录是个很专业的问题,也是需要药物经济学支撑的,可您听说过我们的医保部门召开过“医保目录产品药物经济性评价会”)吗?没有!看来只能走非专业化的公关路线的,扭曲药物本身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零年薪”,只能证明钱对于保险机构的决策人物而言,多几百万少几百万已经没有意义,在金钱上已经完满了。而提前完满于金钱,证明了保险机制的失理和荒唐!

    从体制上看,中国平安还是个民企。民企尚且如此,国企更......

    如果有一天市场经济会失败,失败的原理只在于:何曾有过真正的市场化!

    美国的次贷、二房等的失败让多少劳苦大众的钱打了水漂,这也证明了钱不能这样花,不能这样管。

    观点申明:错不再马总本人,而在保险这一资源控制体系的根本失理,换个张总王总,也会是这个结果。

 
转帖:金融“高薪门”戏剧转折 马明哲“零年薪”
本报记者黎德甫 北京报道 2009-2-24 3:21:10

去年因“高薪门”陷入舆论漩涡的马明哲近日做出一个可能将令外界吃惊的决定——在将于近期公布的中国平安2008年年报中,这位董事长兼CEO的薪酬一栏,将只剩下几个并列的“0”。

“挨了一年骂的马明哲,期望以‘分文不取’的姿态显示自己与全体员工共度时艰,谋求业绩增长的决心。”接近马明哲的平安方面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年景不佳,以及痛惜富通投资亏损等因素,促使他作出这项决定。”

本报记者就此向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求证,盛瑞生表示“基本属实吧”。随后又表示公司高管薪酬和业绩公布,在今年4月公司业绩公布和年报会予以披露。

白干一年

2008年的中国平安可谓流年不利:年初的再融资风波、“高薪门”,到金融海啸中富通投资的巨亏,导致昔日这个资本市场的宠儿业绩重挫。此前,投行界人士普遍猜测马明哲薪酬将会下降50%以上,主要依据在于平安的薪酬体制是与绩效高度挂钩。在高管薪酬中占80%的业绩奖金及期权兑现可能受到影响。

据2007年年报,中国平安连续第二年成为最贵A股高管的聚集地,掌门人马明哲的税前薪酬达6616.1万元,其中底薪约400余万元,约占7%,其余93%是奖金与期权。

以马明哲为首的高管层的高薪,缘于平安的薪酬制度及长期激励计划。随着2007年中期该公司长期激励计划的首次支付,4.93亿元的奖金被超过400名中国平安员工分享,这使得马明哲的税前奖金部分达到天价的6132.0万元。

2007年是2004年平安第一批长期激励计划兑现的首年,执行日附近H股均价为52.74港元,昔日授予价为10.33港元,则4192万股虚拟期权中首期1397.33万股的兑现金额为5.93亿港元,实际发放的金额为4.93亿元。这一项奖金,构成平安高管2007年薪酬暴涨的中坚力量。

“这个期权设置时,根本没有想到股市会这么疯狂,股价会长得那么高。”平安内部人士说,这个期权计划本质上是股票增值权。行权者拿的是行权时的股价和上市时股价之间的差值。

“平安上市一年后,股价只涨了两元左右,一直到2006-2007年,股价才大幅攀升。而且,整个管理团队的行权金额不能超过年度利润的4%,所以大家对期权本来没有太高的期待”。

2007年的股市疯狂、平安利润巨幅增长,让期权变成了印钞机。不过,据上述接近马明哲的人士说,除去纳税和公益捐赠,马明哲2007年实际上只拿到这笔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2008年,世事巨变。金融海啸,股灾,投资失利,融资时机不当等等,一夜间把这个马明哲这个一年前的金融明星推入负面批评的漩涡,他的高薪成为舆论火力轰击的焦点。

按照昔日定下的长期激励计划,2004年授予期权的二期部分与2005年授予期权的首期部分应在2008年中期兑现,按被定为支付日的6月24日H股收盘价57港元计算,2004年的二期部分涉资6.52亿港元。此外,2005年授予1572万股期权(授予价12.47港元)的524万股首期部分同样价值2.33亿港元。对此,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2008年平安员工藉此部分获得的奖金总额可达8.85亿港元,较上年增长49.42%。

而按另一份公开文件,在2004、2005两年中,平安高管团队在4192万股与1572万股的虚拟期权中分别分得1103.8万股和343.6万股,则高管团队按比例可获得2.23亿港元的长期奖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