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毒”家孩子
(2020-06-26 16:35:42)
标签:
纪实 |
分类: 昨日文章 |
当少年带着云贵高原的强烈紫外线染成的健康肤色坐在我面前,怀着孩子般的率真向我敞开心扉,爽快地讲述起他的故事时,我的眼泪却几次在眼里打转……
母亲每次从戒毒所回来都对他特别宠爱,带他去餐馆,去游乐场,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撑得他小肚皮圆鼓鼓的,玩得特开心。渐渐地,他从母亲对他恶补性的玩乐中,寻到几分从小缺失的母爱。他记得十二岁那年,父母又被警察带走了,他被接到派出所。警察叔叔告诉他,你父母又被送到戒毒所强行戒毒了,要把你送到外婆家。外婆家离他家有十几里路。
十二岁的他,到外婆家第二天就跑了。外婆年龄大了追不上他。他四年级就辍学了,从此在社会上胡混,开始了极其可怕的灰色生活……
整天在社会上游荡,泡网吧、泡酒吧、泡歌厅,结交社会上的混混,学会了吸毒、抢劫、干坏事,成了那座城市里有名的小混混。
我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抢劫的?一共抢了多少次?他的回答令我半天无语。
“十二岁开始抢劫,抢了一百多次,没钱就抢!网吧、学校门口、路上、超市门口……几乎天天都抢!”
要知道,抢劫是重刑,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关于抢劫罪的条款写道: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式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抢劫一百多次,这是什么概念?
我问他:“警察抓没抓过你?”
“抓过,多次被抓。十二岁那年第一次被抓,三个同伙都被判了,就把我一个人放了,因我未满十四周岁。当时,警察把我送到爷爷家,爷爷跟奶奶早就离婚了,爷爷找了一个年龄小的女人,不肯收留我,让警察把我带走,还说让国家管我好了。警察刚走,爷爷打车就把我送回了派出所。他不肯收留我。”
于是,他又被警察送到外婆家。可他很快就从外婆家逃跑了。
在戒毒所戒毒的父亲听说儿子犯了抢劫罪,再也无法在戒毒所戒毒,以吞刀片的方式强烈要求出去找儿子,找到儿子,劝他、打他,让他回家,劝他不要吸毒,不要出去抢劫了!
可是,儿子的心已经野了,已经习惯了打打抢抢的混混生活。他曾经渴望的家,再也拴不住他了。过去,他是多么渴望回家,多么渴望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呀!但现在,家的概念没有了,已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他很快又结识了一帮新伙伴,十一人组成一个抢劫团伙,更加疯狂地作案。不久,第二次被抓,而且上了云南省电视台新闻,同伙的十个人全部被判刑,又把他一个人放了,因他还不满十四周岁。外婆看到电视报道,急忙接他回家,哭着责怪他不争气,劝他今后好好做人,再不要跑出去干坏事了。
此刻,他也想不干了,快满十四周岁了,再抢劫就要被判刑了。他也想找一份工作,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可是,打工挣的钱太少,根本无法养活吸毒的自己。
我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吸毒的?
“十三岁。”
他说外婆曾多次告诫他,千万不要吸毒,不要像你父母一样毁了自己!第一次,他在宾馆里看到两个比他大的哥们儿,用锡纸点着一撮白粉,送到鼻子底下用力吸,觉得好玩,出于好奇,他就学着哥们儿的样子,点着锡纸上的白粉,用力吸了两口。之后,他觉得头晕,身上奇痒,心里却很快活,把父母被送去戒毒所那些痛心的事全忘了,觉得特想睡觉,一觉醒来,已经是傍晚了。
就这样,他像许多吸毒的孩子一样,怀着好奇,怀着好玩心理,不经意地“玩”了两口,从此走上了与父母相同的道路。而且上瘾极快,开始一天吸两次,很快就两三个小时吸一次,不吸就全身疼,发烧,难受。而且,毒瘾需求量越来越大,开始是吸海洛因,很快发展到注射海洛因,剂量一天比一天大,一天需要几百元钱买毒品。无奈,每天凌晨4点多就去网吧抢劫,以筹集一天的毒资,否则这一天就没法活。从此,别人的腰包成了他的钱袋。每天上网、吸毒、抢劫、小摊上吃喝、旅馆里睡觉,这就是他的全部生活。
2014年12月,在他刚满十四周岁的第十六天,因抢劫第三次被抓。这次他在看守所关了八个月,没有了毒品,经历了极其痛苦的强行戒毒。
开庭那天,外婆和母亲都去了,外婆哭着责怪他:“让你好好做人,你就是不听,现在只能去坐牢了!”他觉得很对不住外婆。
法官以他满十四周岁后的第一次抢劫定罪,判了他有期徒刑三年。
三年刑期并不长,对一个孩子来说,一晃就过去了。
可是在入监体检中,一张能压垮任何一个成年人的体检报告,一个不得不告诉本人的信息,还是把这个十四岁少年吓坏了。尽管未管所警官用很平和的语气告诉了他,但还是如天塌一般,令他情绪一落千丈,一连数天,彻夜无眠。干涩的眼睛整夜整夜地盯着铁窗,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幕幕,一件件,在他眼前过电影:毒品、共用的针头、稀释海洛因使用的脏水、一帮混混在一起鬼混,还有父母孕育他时的吸毒史……
听着他平静的叙述,真不知这个十四岁少年经历了怎样炼狱般的煎熬,才熬过了那段绝望的时光!
他说:“我非常感谢警官医生和未管所的领导,在我最痛苦、最绝望的时候,他们一次次地找我谈心,安慰我、鼓励我,告诉我这病并不可怕,有药物可以控制。警官还对我说,自己的过错不要怪罪别人,要敢于面对现实,要勇敢地告别过去,才能拥有未来。并一再鼓励我,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挺起胸膛做人,这才是一个男子汉。未管所食堂还为我们几个病人每天增加了牛奶和鸡蛋。天冷了,未管所的副所长怕我们着凉,自己掏腰包给我们五个人买来棉拖鞋。监狱警官对我们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给我讲了好多做人的道理,给我送来励志的书,我们每天都有书看。我非常感谢这所特殊的学校……”
未管所警官的关怀,点点滴滴,像雨露,悄悄地滋润着少年干涸的心田;像春风,吹拂着他过早干枯的枝叶,复苏着少年尚未泯灭的良知,重新唤起了他对人生的希望。
未成年孩子的可塑性,就在这里。
这个从小被命运蹂躏,被抛到人生低谷的十四岁少年,终于走出了绝望的阴影,战胜了内心的软弱,给父母打去电话,告诉父母他得了那种病……
父母先是震惊,继而又急忙安慰他,说这种病并不可怕,按时吃药就行,不要想太多,要乐观地面对。父母还告诉他,他们也都染上了这种病……
应该说,这个少年是不幸的,他出生在一个吸毒者的家庭,从小缺失应有的家教,小小年纪就走上了吸毒、抢劫的犯罪道路。但他又是幸运的,在刚刚十四周岁的法律最低年限,被判了三年有期徒刑,被送到了未成年犯管教所,使他受到重新做人的教育。尽管这种教育来得太迟,但毕竟来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像好多未成年犯一样,继续在社会上乱搞胡混、为非作歹,直到有一天被判以重刑……
在审判少年的法庭上,母亲痛心疾首地哭诉道:“孩子,这都是妈妈的错!妈妈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妈妈对不起你!孩子,请你不要怪罪妈妈……”
少年说,他并不怪罪母亲,都是自己干的,怪谁都没有用,只能由自己来承担后果。
孩子可以原谅父母,可是作为父母能原谅自己吗?如果不是父母染上毒品,孩子能走到今天吗?孩子能小小年纪就染上了那种病吗?想想这些,当父母的怎能不痛心自责!
最后,少年说,他非常感谢这所特殊的学校,挽救了他,使他迷途知返,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使他这个从小没人管教、不懂得如何做人的少年,学会了读书,学会了克制自己的坏脾气,学会了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一味地放纵自己。他又说,他要送给自己一句
话:“努力,加油!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我所渴望的样子,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
看到这个命运多舛的少年,灰暗的内心变得阳光,我心里很感动。
可是转而又想,三年刑满释放之后,他又回到那个吸毒人家,一家三口真能战胜毒魔、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吗?在此,真心奉劝那些怀着好奇心尝试毒品的人们,尤其是未成年孩子,千万切记,吸毒就是玩命!有多少人无法自拔,一生都毁在毒魔里。
有的吸毒者不仅胃、肾、肝等器官受到破坏,同时还出现了强烈的致幻感,总感觉有人在追杀,和朋友在一起会觉得他像蟒蛇、野兽,必须杀其而快之,从而造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