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顺爷爷给我的启发

(2018-11-06 19:07:27)
标签:

路遥

人生

分类: 感想·议论

德顺爷爷给我的启发

2018116

http://s5/bmiddle/001oxLdRzy7oZjZXNxGc4&690

    路遥在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的时候说,要精心刻画好小说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包括配角,配角也要写完整,写活。路遥的小说《人生》里就有一个写得可亲可敬的配角——德顺爷爷。

在小说的上篇,德顺爷爷的每次出场都与小说的主要情节——高加林和巧珍的恋爱有关。

一次是,高加林刚刚开始和巧珍恋爱,很多人还不知晓,加林和德顺爷爷一起犁地,德顺爷爷问起加林“要媳妇不,”点破加林和巧珍是“天生的一对”,他夸奖和鼓励加林“你小子有眼光哩”,加林急忙遮掩,老汉继续说“我嘴牢的铁撬都撬不开!我是为你们两个娃娃高兴啊!”鼓励加林放心和巧珍相处下去。

一次是,关于加林和巧珍的谣言在村里传开的时候,加林父亲得知后焦急上火,遇见德顺爷爷,二人谈心。德顺爷爷不仅不随波逐流说那些谣言,反而劝慰自己的老朋友想开,“年轻人相好,这有个什么?”“咱又不是没年轻过……别说而今的时兴青年了!”“只要巧珍看下加林,谁都挡不定!”

写得最精彩最生动最感人的一次是,德顺爷爷带加林巧珍去城里掏粪。如果说,前两次是德顺爷爷支持年轻人的心意和态度,这次就是行动了。德顺爷爷在前面赶一辆车,加林和巧珍坐后一辆车。他得意地眨眨眼对年轻人说:“现在天还没黑,两个先坐开些”,意思是我牵头赶车,天黑后两个就可以坐到一起了。德顺老汉喝着酒唱起了信天游:“唉哟!年轻人看见年轻人好,白胡子老汉不中用了……”。不中用了怎么办?看着年轻人好,创造条件让年轻人好。这是一位老人的慈祥胸怀,对年轻人的大爱!加林激老人讲老人年轻时的恋爱故事,故事凄美动人,老人从年轻到年老,一直等着等不到的他的被强嫁出门的恋人,“我死不了,她就活着!她一辈子都揣在我心里……”老人的故事既是回忆自己的年轻时代,又是现身说法,给现在的年轻人树立了坚贞不渝恋爱的榜样。

我反复几次读小说中德顺老汉的故事,连作者给老汉起的名字都感兴趣。“德顺老汉”,德是道德,顺是延续、归附的意思,加到一起就是延续道德,归附道德,就是传承中国的传统道德。我这样理解,自己不感到牵强。老汉不用多说了,这是民间的话语,老了,也要做条汉子。

给加林和巧珍恋爱造谣生事,是不是依附传统道德?当然是,不过是封建的传统道德;德顺老汉给加林和巧珍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恋爱故事,是不是传承道德?也当然是,不过是中国民间的淳朴忠贞爱情的道德。由此可见,道德从来不是一个笼统单一的概念,它有好的和不好的两个对立的外延。现在,有人口口声声讲什么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道德,而不区分道德的优劣,这是不客观的,起码能被实用主义所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就传承,没利的就抛弃。就拿恋爱婚姻来说吧,封建的迷信的都复活,什么彩礼、金钱地位决定一切等等,全都拿回来,哪里还有什么恋爱可言?而真正的纯洁相恋,逐渐少见,即使有也要像德顺老汉的恋爱一样被金钱地位等“条件”无情地撕开。想改变这种坏道德的传承吗?真乃积重难返是也。

读了德顺老汉的故事,我还想到一个并不无关轻重的话题;老年人如何看待、对待年轻人?德顺老汉知道自己是“白胡子老汉不中用”了,但是他却充满激情地乐见年轻人相好,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相好,“年轻人相好,这有个什么?”“咱又不是没年轻过……别说而今的时兴青年了!”这在小说所写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老者能有这样的态度,是多么难能可贵!即使在今天,仍然启发着我们。

在老年人眼里,敏感地感知勇敢地实践新事物的年轻人,感觉是不一样的,而年轻人的所作所为本来也不是一样的。不能笼统地把他们的新作为都看成鲜花朵朵,也不能把他们的新作为都看成漆黑一团。而老年人心中的判别标准也有对错之分,社会环境也在变化。所以老年人如何看待年轻人的答案就不应当是单一的更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接近年轻人,了解年轻人,分析年轻人,理解年轻人,这样多数人对问题的答案就会趋于一致和正确。

我个人以为,现在的年轻人多数和我们年轻时是一样的健康向上,他们追求时尚,多数是值得肯定的,值得我们像德顺老汉看加林巧珍恋爱一样看待他们。我接触过一些年轻人,为了多挣钱跳槽,为了个人发展顺从领导,甚至取悦领导,用我们年轻时的价值观道德观来衡量,是不对的,但是想一想当今的社会环境,就没有什么不对。而有些年轻人被不健康的社会舆论、媒体言论、“许多”活生生的实例所引导,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就不值得我们欣赏支持。

所以,我们不要动不动就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多数作为是有道理的,综合来说,我们要爱他们之所爱,或者高兴地看他们的爱。即使我们想到为老要尊或力不从心而不能像他们那样去爱,也要想到他们所爱的一部分力量是在替我们出的。宁可顺其爱,不可顺其恨。这在多数情况下是对的。

 

过年我就七十有二(虚岁七十三)了。现在我到许多地方,都有人称呼我为“老爷子”“大爷”,甚至叫“大叔”都少了,个别亲昵的人称我为“老头”。在今年秋冬之际,读了路遥的《人生》,读了德顺老汉的故事,很受启发。我要在新的一年里,一方面尽量保持自己的心态年轻,一方面要好好对待年轻人(包括我的子女和小朋友们),用良好的心态言行,做一个有可敬之处的老汉,做一个叫人可亲近的好大爷,做一个给人以快乐的好老头,做一个被年轻人认可的贴心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