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逸闻

标签:
昌黎逸闻娱乐 |
分类: 生活感悟 |
昌黎逸闻
第五十七章
张玉万
2003年12月29日《燕赵都市报》记者李延利《昌黎发现神秘“太岁”,不是蘑菇不是肉》:近日昌黎县民间有个传闻:安山镇东北庄村一名农民发现一个俗称“太岁”的稀罕物,记者于是前去看个究竟。12月26日早8时许,记者来到安山镇村民刘尚义家中,这位55岁的老农一边吃早饭,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怪物的来由。怪物是今年夏天刘尚义在自家墙根土堆下发现的,拿在手里像个软乎乎的肉球,有三两左右重,用手撕得很长也不断开,很有韧性;用铁耙子扎破,这东西还留出些液体来,不久就又复原了。村里没有人能说清这是什么东西,上年纪的人叫它“太岁”,刘尚义又把它埋在墙根的土里。转眼过了半载,他发现这东西没有腐烂,反倒增长了些分量,现在有半斤多了。看日头渐暖,老汉拿锹挖出了稀罕物。记者仔细观察,果然如刘老汉所说,这件粘满土的蘑菇形状的东西像块软乎乎的肥肉,中间有道裂缝,掰开裂缝,里面现出白肉样物质。据有关资料称,类似刘老汉的“宝贝”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现,但大都在5公斤以上,如此小分量的“太岁”则很少见。究竟为何物,尚待专家考证。
《燕赵都市报》:2007年10月,家住秦市昌黎县的黄先生赶到唐山一建筑工地内送料时,无意在土层中发现了一块重达25斤的怪异“肉饼”,经初步判断,这块“怪肉”很可能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太岁”。记者赶到昌黎县靖安镇,见到了这块怪异的“肉饼”,其长约50厘米左右,厚约15厘米左右,椭圆形,重达25斤,外表沾满了厚厚的腐殖土,呈黑褐色,层次纹理似有生长痕迹,内部的“肉质”手感光滑,略有黏液,极富弹性,与牛筋较为相像。虽然已出土了一个多星期,仍鲜活如初,无任何异味。据黄先生讲,10月13日,他开车载砖料赶到唐山市开平区内的一家建筑工地时,被土坡挡住去路,工地派来铲车将土坡推平。这时,他发现一块黑乎乎的、像胶皮一样的东西镶在土中,挖出后看到这个东西竟像一块肉饼,用手轻轻触摸软软的。“会不会是传说中的‘太岁’?”由于此前他曾看过关于“太岁”揭秘的报道,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山海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对“太岁”均有详尽记载,称其为“肉芫”,“视肉”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本经上品”,具有“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的特点。有微生物专家解释,俗称的“太岁”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黏细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是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大型黏细菌复合体。
“太岁”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的不明生物体,它的存在、作用和影响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
(图一:昌黎有太岁1;图二:昌黎有太岁2;图三:昌黎有太岁3;图四:昌黎有太岁;图五:昌黎有太岁;图六:昌黎有太岁;图七:昌黎有太岁;图八:昌黎有太岁)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