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逸闻

标签:
昌黎逸闻娱乐 |
分类: 生活感悟 |
昌黎逸闻
第五十二章
张玉万
1979年6月24日凌晨3到下午18点,昌黎地区连降暴雨,持续15个小时。阵风8级。最大降雨量218毫米。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未曾有过的大风大雨。全县过水面积3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受大风影响,各种作物严重倒伏。坍塌房屋156间。刮倒大小树木2200多棵。有9个公社电话线中断。
1980年6月7日下午,陈各庄至和睦营一带遭受雹灾,受灾面积2000亩。7月25日,遭风雹灾害。靖安工委有40个大队,3.2万亩农作物受灾严重。党各庄、陈各庄一线农作物被雹击3700多亩。
1983年,昌黎县连续遭受干旱、病虫和严重的风雹灾害。全县受灾面积19.49万亩。成灾面积26950亩。其中旱灾70064亩,成灾11530亩;水灾100亩;风雹灾114057亩,成灾10658亩;病虫害10682亩,成灾4762亩。减产粮食161.8万公斤,油料54.45万公斤。9月14日的风雹灾害,昌黎县北部山区果树损失尤其为严重,砸坏水果773万斤。群众减少经济收入136万元。
1984年7月15日凌晨4点20分,昌黎县各地普遍遭遇8~9级大风和雷阵雨袭击。同时,刘台庄地区的茹荷、大滩、皇后寨、槐李庄4个乡程度不同遭受冰雹灾害,持续时间10分钟左右,冰雹大的像鸡蛋。受灾范围涉及38个村,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2.5公里。其中重灾村15个。全县受灾作物面积达48949亩。8月9日14时至10日15时,昌黎地区遭受严重的暴风雨灾害。滦河河道出现1979年以来最大的洪水。全县40个乡镇,降雨量最大的晒甲坨乡为263毫米,最小的荒佃庄乡为83毫米。在降雨期间,伴有7~8级大风,阵风可达到8级以上。滦河河道通过了8800个流量的较大洪峰。由于受暴风雨的袭击,作物倒伏十分严重,全县倒伏面积354000亩。其中严重倒伏230800亩;很多大树被刮倒,甚至连根拔起,全县刮倒树木22839棵。山区水果损失较重,落果2~3成,损失水果700~800万斤。同时,农电及通讯线路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刮倒电杆134根,造成3个工委全部停电;全县有354间房屋、棚圈倒塌,倒院墙710米;死大牲畜20头。全县积水面积283000亩,滦河河套被洪水淹没的作物8万亩。
1985年6月2日下午5点40分至6点,全县普遍遭到8~11级大风和雷阵雨的袭击,并夹有短时间冰雹。倒伏小麦4万亩,以桃、杏为主的水果损失近50万公斤,刮倒各种树木1万余棵,刮倒电杆288根,刮断电线3400米,损坏30千伏变压器1台,触电死亡1人,摔伤、砸死11人,损坏房屋7254间。7月下旬开始,连续7次降雨。全县平均降雨量达125毫米。进入8月份,各地又出现15次较大的降雨,平均雨量325.3毫米,最大的地方489毫米。受灾面积41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41.6%。成灾面积33.7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2%。养鱼坑塘被雨水漫灌2.67万亩,跑鱼214万尾。因大风海啸,冲毁滩涂养虾池30亩,损失虾苗50万尾,撞毁渔船4只,海浪卷走渔网500多领。全县20个重灾村,约计减产粮食2250万公斤,油料492.25万公斤。
1986年9月1~2日,全县普降暴雨,最大降雨量130毫米,伴有5~6级东南风,使东沙河下游薛营村北决口30米。全县大田积水面积1.1万亩,作物倒伏3800亩,冲倒树木30棵,雷电击死人1名,马1匹。
1987年8月,昌黎县连续4次出现历史上少见的暴风雨灾害。大风达7级以上,全县粮食作物受灾总面积达到395000亩。
1991年6月9日至10日夜间,全县普降暴雨,平均雨量32毫米,部分地区达46毫米。雨后刮起6~7级东南风,使全县小麦大面积倒伏。全县小麦倒伏比较严重的面积达74900亩。预算减产粮食达955.45万公斤,成灾人口112000人,小麦倒伏比较严重的有崖上乡,皇后寨乡、刘台庄镇等9个乡镇,其中崖上乡灾情最重。7月8~9日,全县遭受两场大风伴随着雷雨的袭击,风力在7~9级,个别地区在9级以上,使全县秋粮作物大面积倒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72万元,成灾人口达10万人。受灾严重的乡镇有大蒲河乡、大夫庄乡、马坨店乡、崖上乡、新集镇等10个乡镇。
1993年10月6日,1~8月,全县降水量仅有333.1毫米,比常年同期的612毫米少近一半,是建国以来罕见的干旱年份。9 月21日,一场罕见的风雨雹灾害袭击了全县水果主要产区两山乡,全乡1.7万亩水果树普遍遭受冰雹灾害,降雹历时21分钟,平均雹径1.5公分,最大的5.0公分,最大积雹深度10公分,降雹时间之长雹径之大是近年来少有的。严重干旱和雹灾使全县共减产粮食29617.5吨,减产花生8295吨,损失水果4265吨,总经济损失达4431.6万。
(图:旱灾插图)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