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逸闻

标签:
昌黎逸闻娱乐 |
分类: 生活感悟 |
昌黎逸闻
第五十一章
张玉万
1966年7月2日,县境内大面积降雹,约27分钟,有15个公社4万多亩庄稼受灾。同时,城关落雷击死2人。
1972年5月29日12时30分,驻昌炸药厂,因管理不慎,硝酸铵燃烧引起巨大火灾,致使886人烧伤和中毒。除4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882人及时脱险。7月26日至27日上午,昌黎县遭受台风袭击,风力8~9级。由于台风的影响,全县普降中到大雨。雨量40~60毫米,最大达到80多毫米。同时,沿海地区发生二十年不遇的海啸,各河道进海水2.5公里左右。沿海20个村庄和团林林场以及林场所属3个分场被海水围困。到28日,海潮才开始回落。由于台风、大雨和海啸的袭击,致使全县遭受严重的灾害。农作物普遍倒伏,33.9万亩旱玉米、高粱受灾严重,铺地的占13万亩,并有20%左右的禾株折断;冲风流子的作物区倒折尤甚。茹荷大队500亩杂交高粱、大滩公社600亩高粱、玉米50%以上断头。尤其各项作物,普面倾斜45度以上。沿海有3000亩稻田、5000亩大田作物灌进碱水。山区果树折枝掉果20~30%。后两山大队当年预计产果110万斤,这次掉果40万斤。全县倒折果树29400棵,倒房64间,倒牲畜棚、猪圈66处,冲走大小船只13只,渔铺全部冲毁,冲走渔网752领。大批生产用具、器材和渔民行李衣物被冲走,在海滩放牧的一批牲畜失踪。死、伤牲畜和猪、羊300多头。农电线路和通讯线路也遭受破坏,电杆倒折871根,断线多处。
1973年7月4日至5日,全县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遭受沥涝,成灾面积14.6万亩。
1974年7月1日至8月15日,降雨天气达18次。降雨量为469毫米。由于雨量集中,造成河渠漫溢,沥水成灾。全县受灾面积达41.9万亩,成灾面积10.6万亩。
1975年7月29日夜至30日晚,全县普降300毫米左右的大暴雨。最大降雨量为370毫米。同时,刮了一天一夜七八级大风。全县积水面积38.7万亩,刮倒庄稼34.2万亩,17万亩旱高粱、早玉米被刮折的占10~30%。受灾面积15.4万亩,其中绝收的1.2万亩。刮倒树木4.8万棵,水果损失10%左右,约减产75万公斤。倒塌房屋3411间、仓库177间,倒塌牲畜棚896间、猪圈3129间。刮断电线触电死亡1人,压死牲畜、猪只30头,冲走船只2只。
1977年7月20日至8月3日,全县相继遭受3次沥水,3次洪水灾害。7月20日至23日、26日至27日、8月2日至3日3次暴雨,每次降雨量一般在200毫米左右,最大一次320毫米。14天时间,全县平均降雨量达到552毫米,超过建国以来任何一年。比1962年同期多320毫米,比1951年至1976年26年同期平均降雨量(7月20日至8月3日降雨量为135.4毫米)多3.7倍。全县集体耕地92万亩,过水面积达70万亩,占耕地的76%。第一次积水21.9万亩。第二次积水45.6万亩。第三次积水45.5万亩,水深2~3尺。每次暴雨都伴有较大的阵风,倒伏庄稼18.4万亩,冲毁较大桥梁5座,倒塌房屋13751间,倒塌牲畜棚3591间、猪圈11694间。因触电、水淹死亡5人,死亡大牲畜12头、猪190头。冲倒、冲走、刮倒树木3.5万株,多数公路断绝交通。
(图:台风插图)
图